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魔法部中庭======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政府建筑大厅 / 接待区 * 地点 (Location): [[魔法部]]地下,[[伦敦]],[[英格兰]]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魔法部]]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抛光深色木地板、带有金色符号的孔雀蓝色天花板、用于[[飞路网]]出入的壁炉、通往各部门的金色电梯门、中央标志性雕塑(前后时期不同)。 =====描述与历史===== **魔法部中庭** (Atrium),日语中称为“アトリウム”,是[[魔法部]]的主入口大厅,位于地下深处。它是一个非常宽敞的长方形大厅,地面是光洁的深色木地板,天花板呈孔雀蓝色,上面嵌有不断移动变化的金色符号。大厅两侧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壁炉,供巫师和女巫通过[[飞路网]]进出[[魔法部]]。在正常时期,左侧的壁炉用于抵达,右侧的用于离开。 大厅的尽头是一组华丽的金色大门,通往连接[[魔法部]]其他楼层的电梯。在大厅的中央,有一个标志性的喷泉或雕塑,其设计反映了当时[[魔法部]]的意识形态。 在[[第二次巫师战争]]爆发前,中庭的中央是**[[魔法兄弟喷泉]]**。这座喷泉的金色雕像群描绘了一位巫师、一位女巫、一个[[马人]]、一个[[妖精]]和一个[[家养小精灵]],象征着魔法世界的和谐共处。 然而,在[[伏地魔]]成功渗透并控制[[魔法部]]后,该喷泉被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名为**“魔法即强权”** (Magic is Might) 的巨大黑色石雕。这座雕像描绘了一位巫师和一位女巫坐在一座由无数被压迫的[[麻瓜]](包括男人、女人和儿童)组成的基座上,露骨地宣扬着纯血统至上的恐怖统治理念。 [[伏地魔]]倒台后,[[魔法部]]在[[金斯莱・沙克尔]]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这座象征压迫的雕像据信已被移除。 =====在故事中的作用===== 中庭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多个关键事件的发生地。 *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哈利・波特]]第一次来到这里,接受[[威森加摩]]的纪律听证会。他对中庭的宏伟和[[魔法兄弟喷泉]]印象深刻。本书结尾,[[伏地魔]]与[[阿不思・邓布利多]]在此处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对中庭造成了巨大破坏,并最终导致[[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亲眼目睹了[[伏地魔]]的回归。 *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随着战争的临近,中庭的安保措施明显加强,反映了整个魔法世界的紧张气氛。 *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通过伪装和[[复方汤剂]]潜入由食死徒控制的[[魔法部]]。他们亲眼目睹了“魔法即强权”雕像,深刻感受到了新政权的残暴与邪恶。他们在这里与[[亚克斯利]]等人发生战斗,并最终从这里[[幻影移形]]逃脱。 =====已知区域===== * **壁炉群 (Fireplaces):** 分布在大厅两侧,作为[[飞路网]]的官方出入点。 * **安检处 (Security Desk):** 位于大厅一侧,由一位名叫**埃里克・芒奇** (Eric Munch) 的巫师负责对来访者的[[魔杖]]进行登记和检查。 * **中央喷泉/雕像区 (Central Fountain/Statue Area):** 大厅的视觉中心,根据不同时期放置着[[魔法兄弟喷泉]]或“魔法即强权”雕像。 * **金色大门 (Golden Gates):** 位于大厅尽头,是通往电梯厅的入口,电梯可以到达[[魔法部]]的各个部门。 =====幕后信息===== * 在电影改编中,魔法部中庭的设计与原著描述有显著不同。电影中的中庭空间更为巨大、开阔,充满了现代感,成千上万封作为内部备忘录的魔法纸飞机在空中穿梭。(电影设定) * 电影中进入[[魔法部]]的方式也从原著中的秘密入口(一个废弃的公共厕所)改为了一个不起眼的红色电话亭,这个电话亭会像电梯一样下降到中庭。(电影设定) * 电影中对“魔法即强权”雕像的刻画极其宏伟和压抑,视觉冲击力比书中描述的更为强烈。(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