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依果・卡卡夫====== =====简介===== 依果・卡卡夫 (Igor Karkaroff) 是一位前[[食死徒]],后来成为[[德姆斯特朗学院]] (Durmstrang Institute) 的校长。他在[[第一次巫师战争]]后为了逃避[[阿兹卡班]]的刑罚,向[[魔法部]]出卖了多名[[食死徒]]同伙。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他作为[[三强争霸赛]]的裁判之一来到[[霍格沃茨]],其角色集中体现了机会主义、怯懦以及对[[伏地魔]]卷土重来的极度恐惧。当[[伏地魔]]复活后,他选择了逃亡,并最终因其背叛行为而被[[食死徒]]追杀。 =====生平===== ====第一次巫师战争与审判==== 卡卡夫曾是[[伏地魔]]麾下的一名[[食死徒]],参与了[[第一次巫师战争]]。在[[伏地魔]]倒台后,他被[[傲罗]][[阿拉斯托・穆迪]]逮捕并囚禁于[[阿兹卡班]]。为了重获自由,卡卡夫选择与[[魔法部]]合作,在一场由[[巴蒂・克劳奇]]主持的审判中,他提供了数名[[食死徒]]的名字作为交换。他指证了[[安东宁・多洛霍夫]]、[[伊万・罗齐尔]]、特拉弗斯以及在[[魔法部]]工作的[[奥古斯特・卢克伍德]]。当他试图指证[[西弗勒斯・斯内普]]时,[[阿不思・邓布利多]]出面为[[斯内普]]担保,称其早已转为己方间谍。最终,卡卡夫的情报被认为有价值,他因此被释放。 ====德姆斯特朗校长时期==== 重获自由后,卡卡夫成为了[[德姆斯特朗学院]]的校长。这所学校以教授[[黑魔法]]而闻名,并且只招收[[纯血]]或[[混血]]巫师(电影设定中则明确表示只招收[[纯血]])。在他的领导下,学校的风气显然偏向于实用主义和对力量的追求。 1994年,他带领[[德姆斯特朗]]的学生代表团,包括学校的勇士[[威克多尔・克鲁姆]],来到[[霍格沃茨]]参加[[三强争霸赛]]。在比赛期间,卡卡夫表现出极度的偏袒,给自己的勇士克鲁姆打出高分,同时刻意压低[[哈利・波特]]和[[芙蓉・德拉库尔]]的分数。他对[[哈利・波特]]被选为第四位勇士感到愤怒,并曾以退出比赛相威胁。 在此期间,他手臂上的[[黑魔标记]]逐渐变得清晰,这让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他多次与[[西弗勒斯・斯内普]]对质,试图了解情况,但[[斯内普]]对他表现得极为冷漠和轻蔑。 ====第二次巫师战争与死亡==== 在[[三强争霸赛]]的第三个项目结束,[[伏地魔]]正式复活当晚,卡卡夫意识到大势已去,立即选择了逃亡。他抛弃了自己的学生,独自逃离了[[霍格沃茨]],希望能躲避[[伏地魔]]及其追随者的报复。 根据《[[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的记述,卡卡夫在逃亡一年后,于1996年夏天被发现死在一个北方的小屋里,他的尸体上方盘旋着[[黑魔标记]]。这表明他最终还是被[[食死徒]]找到并杀害,为他的背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外貌与性格===== ====外貌==== 卡卡夫的身材高而瘦,与[[阿不思・邓布利多]]相仿。他有一头短白发和一小撮山羊胡子。他的声音被描述为“油腔滑调”,眼神显得软弱无力。在[[霍格沃茨]]期间,他总是穿着一身光滑的银色皮毛大衣,显得衣着考究。 ====性格==== 卡卡夫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和懦夫。他的所有行动都以自身利益为最高准则。 * **自私自利:** 他为了逃离[[阿兹卡班]],毫不犹豫地出卖同伙。在[[三强争霸赛]]中,他只关心自己学校的荣誉和[[威克多尔・克鲁姆]]的胜利。 * **怯懦恐惧:** 他对[[伏地魔]]怀有深刻的恐惧。[[黑魔标记]]的变黑让他惊惶失措,而[[伏地魔]]的归来则直接促使他抛弃一切逃命。 * **偏执与不公:** 作为裁判,他明显偏袒自己的勇士,缺乏公正性。他对[[邓布利多]]表面恭敬,实则充满戒备和敌意。 =====魔法能力与技巧===== 作为一名前[[食死徒]]和一所著名魔法学校的校长,卡卡夫无疑是一位法力高强的巫师。 * **[[黑魔法]]:** 鉴于他的背景和[[德姆斯特朗]]的教学重点,他极有可能精通[[黑魔法]]。 * **决斗能力:** 虽然书中未直接描述他参与决斗,但能从[[第一次巫师战争]]中幸存并被[[穆迪]]亲自抓获,说明他具备相当的战斗能力。 * **生存技巧:** 在被[[食死徒]]追杀的情况下,他成功躲藏了一年之久,这表明他可能掌握了一些高深的隐藏或防御魔法。 =====人际关系===== * **[[伏地魔]]:** 他曾经的主人,也是他恐惧的根源。他对[[伏地魔]]的背叛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 **[[西弗勒斯・斯内普]]:** 两人曾是[[食死徒]]同僚。卡卡夫对[[斯内普]]既怀疑又试图拉拢,而[[斯内普]]则对他充满了鄙夷,认为他是个无可救药的懦夫。 * **[[阿不思・邓布利多]]:** 卡卡夫对[[邓布利多]]保持着一种虚伪的尊敬,但内心深处对他充满戒心。[[邓布利多]]则完全了解卡卡夫的为人,并对他表示不屑。 * **[[阿拉斯托・穆迪]]:** 真正的[[穆迪]]是逮捕他的[[傲罗]]。而在[[霍格沃茨]],伪装成[[穆迪]]的[[小巴蒂・克劳奇]]则利用卡卡夫对[[穆迪]]的恐惧,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 **[[威克多尔・克鲁姆]]:** 卡卡夫对自己学校的勇士感到非常自豪,并极力维护他。然而,克鲁姆本人似乎对卡卡夫的某些行为并不认同。 =====名字词源===== * **Igor (依果):** 一个常见的斯拉夫语名字,如俄语中的“Игорь”,这与[[德姆斯特朗]]可能位于东欧或北欧的地理背景相符。 * **Karkaroff (卡卡夫):** “-off”是俄语姓氏中常见的后缀。名字的“Karkar”部分可能与拉丁语中的“carcer”有关,意为“监狱”,巧妙地暗示了他曾被囚禁于[[阿兹卡班]]的经历。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依果・卡卡夫由塞尔维亚演员普雷德拉格・别拉克 (Predrag Bjelac) 饰演。电影中他的形象比书中更为阴沉和粗犷。 * **情节差异:** 电影并未详细展示[[邓布利多]]在[[冥想盆]]中向[[哈利]]展示的卡卡夫受审的完整记忆。此外,他的死讯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电影版中被省略,未被提及。(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