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哈利・波特與鳳凰會的密令====== =====基本信息===== * **类型**: 小说 * **作者**: [[J.K. 罗琳]] * **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第五部 * **英文原名**: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 **首次出版**: 2003年6月21日 (英国与美国) * **故事时间线**: 1995年 – 1996年 =====剧情梗概===== 故事始于一个酷热的夏天,[[哈利・波特]]和他的表哥[[达力・德思礼]]在[[小惠金区]]遭到两只[[摄魂怪]]的袭击。为了自保,哈利被迫施展了[[守护神咒]],却因此收到了[[魔法部]]发出的开除通知,并要求他出席一场纪律听证会。不久,由[[疯眼汉穆迪]]、[[尼法朵拉・唐克斯]]等人组成的先遣警卫队将哈利接走,带到了[[凤凰社]]的秘密总部——位于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的[[布莱克]]家族老宅。在这里,哈利与他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重逢,并了解了[[凤凰社]]——一个由[[阿不思・邓布利多]]领导、致力于对抗[[伏地魔]]及其[[食死徒]]的秘密组织。 尽管[[邓布利多]]在听证会上为哈利辩护,成功使其免于被开除,但魔法部长[[康奈利・福吉]]拒绝承认[[伏地魔]]已经归来,并认为[[邓布利多]]和哈利在散布谎言以动摇其权力。为了控制[[霍格沃茨]],魔法部派遣高级副部长[[多洛雷斯・乌姆里奇]]担任新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乌姆里奇的教学完全基于理论,禁止学生练习任何实用咒语,并以“高级调查官”的身份颁布一系列“教育令”,逐渐掌控了整个学校,实行高压统治。 面对威胁,[[赫敏・格兰杰]]提议,由哈利亲自教导同学们实用的防御魔法。于是,一个名为“[[邓布利多军]]”(简称D.A.)的学生秘密组织在[[有求必应屋]]成立。与此同时,哈利开始频繁地做一些与[[伏地魔]]有关的噩梦,并被迫接受[[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的[[大脑封闭术]]课程,但课程因两人之间的敌意而以失败告终。 学期中段,D.A.因成员[[玛丽埃塔・艾克莫]]的背叛而暴露。为了保护哈利和学生们,[[邓布利多]]承担了全部责任,并在魔法部的抓捕行动中潇洒地逃离了学校,乌姆里奇随即接任校长。[[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在一场壮观的“烟火秀”后骑着扫帚离开了[[霍格沃茨]],以示反抗。 故事的高潮,哈利在一次[[大脑封闭术]]课后看到了一个可怕的幻象:[[伏地魔]]正在[[魔法部]]的[[神秘事务司]]里折磨[[小天狼星]]。尽管[[赫敏]]怀疑这是个陷阱,但哈利决心前去营救。他与[[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金妮・韦斯莱]]、[[纳威・隆巴顿]]和[[卢娜・洛夫古德]]一行六人骑着[[夜骐]]飞往伦敦。他们在[[神秘事务司]]的预言厅中发现了一个刻有哈利名字的[[预言球]],但并未找到小天狼星,反而陷入了[[食死徒]]的埋伏。 一场激烈的战斗爆发了。在危急时刻,[[小天狼星]]、[[邓布利多]]和其他[[凤凰社]]成员及时赶到。战斗中,[[小天狼星布莱克]]被他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用咒语击中,坠入一扇古老的[[面纱]]后死去。悲痛欲绝的哈利追击贝拉特里克斯,并与随后现身的[[伏地魔]]正面对峙。[[邓布利多]]与[[伏地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斗,最终[[伏地魔]]在[[魔法部]]官员们(包括福吉)眼前暴露了行踪,被迫逃走。 事件结束后,[[邓布利多]]向哈利揭示了那个预言的全部内容:“//两者必有一人死于另一人之手,因两者无法同存于世……//” 这意味着哈利与[[伏地魔]]之间,注定只有一人能活下来。带着失去教父的巨大悲痛和对预言的沉重认知,哈利结束了他在[[霍格沃茨]]的第五个学年。 =====核心主题===== * **政治腐败与媒体操控**: 本书深刻揭示了[[魔法部]]的官僚主义、权力滥用和对真相的恐惧。官方喉舌《[[预言家日报]]》则沦为抹黑[[哈利・波特]]和[[邓布利多]]的工具。 * **反抗与公民不服从**: [[邓布利多军]]的成立是学生们对不公教育制度的直接反抗,体现了在压迫下寻求真理和自我武装的精神。 * **悲伤、创伤与愤怒**: 哈利在本学年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对[[塞德里克・迪戈里]]之死的创伤后应激、被孤立的愤怒以及最终失去[[小天狼星]]的巨大悲痛。 * **青少年时期的挣扎**: 故事细腻地描绘了青春期的困惑、友谊的考验以及第一次恋情的萌芽与破裂(哈利与[[秋・张]])。 =====关键情节与设定发展===== * **引入的新角色**: *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Dolores Umbridge) * [[卢娜・洛夫古德]] (Luna Lovegood)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Bellatrix Lestrange) * [[尼法朵拉・唐克斯]] (Nymphadora Tonks) * [[金斯莱・沙克尔]] (Kingsley Shacklebolt) * [[克利切]] (Kreacher) * [[格洛普]] (Grawp) * **引入的新地点**: * [[格里莫广场12号]] (Number 12, Grimmauld Place) * [[神秘事务司]] (Department of Mysteries) * [[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 (St. Mungo's Hospital for Magical Maladies and Injuries) * **引入的新设定与魔法**: * [[凤凰社]]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的具体运作。 * [[夜骐]] (Thestral) 的设定,只有亲眼见过死亡的人才能看见。 * [[有求必应屋]] (Room of Requirement) 的功能被详细探索。 * [[大脑封闭术]] (Occlumency) 与 [[摄神取念术]] (Legilimency)。 * 关于[[预言]] (Prophecy) 的具体机制和储存方式。 * [[布莱克]]家族挂毯,揭示了纯血家族间的复杂关系。 * **重要事件**: * [[邓布利多军]]的成立、训练与暴露。 * [[海格]]出使巨人族失败,并带回其半血弟弟[[格洛普]]。 * [[亚瑟・韦斯莱]]在[[魔法部]]遭[[纳吉尼]]袭击,被哈利通过[[伏地魔]]的视角看到而获救。 * [[神秘事务司之战]] (Battle of the Department of Mysteries)。 * [[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死亡。 * [[伏地魔]]的回归被魔法界公之于众。 * 关于哈利与[[伏地魔]]的[[预言]]被揭示。 =====与电影改编的差异===== 以下列出本书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电影改编版中的一些主要差异: * **情节简化**: 电影删减了大量次要情节,例如: * [[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的探访完全被删除,因此观众未见到[[纳威・隆巴顿]]的父母和[[吉德罗・洛哈特]]。 * 哈利接受《[[唱唱反调]]》采访,向魔法界说出真相的情节被删除。 * [[魁地奇]]比赛的情节被完全移除。 * [[多比]]和[[克利切]]在故事中的作用被大幅削减。尤其是[[克利切]]诱使哈利前往[[神秘事务司]]的关键情节被改动。 * **角色塑造**: * 哈利在书中所表现出的强烈愤怒和情绪波动在电影中有所弱化。 * [[金妮・韦斯莱]]在D.A.中的强大实力和逐渐成长的性格在电影中表现不多。 * **神秘事务司之战**: 电影中的战斗场面比书中简化,删除了大脑室、时间室和行星室等多个房间的战斗场景。 =====幕后信息===== * **最长的一卷**: 本书是《[[哈利・波特]]》系列七本小说中页数最多、篇幅最长的一本。 * **写作挑战**: [[J.K. 罗琳]]曾表示,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充满挑战,因为她必须深入处理哈利在青春期的愤怒和创伤后应激情绪。(作者访谈) * **黑暗的转折点**: 本书标志着整个系列基调的重大转变,故事变得更加黑暗、政治化,并首次有对哈利至关重要的角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