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哈利·波特与死圣====== =====基本信息===== * **系列 (Series):**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也是最终章。 * **作者 (Author):** [[J.K. 罗琳]] * **英文原版首次出版 (Original English Publication):** 2007年7月21日 * **核心情节 (Core Plot):** [[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与[[赫敏·格兰杰]]中断了他们在[[霍格沃茨]]的学业,致力于完成[[阿不思·邓布利多]]留下的任务:寻找并摧毁[[伏地魔]]勋爵的[[魂器]],并在此过程中揭开了传说中[[死亡圣器]]的秘密。 =====情节摘要===== 《哈利·波特与死圣》的情节紧接着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结尾,是整个系列故事的高潮与终结。 - **逃亡与追寻:** 故事开始于[[哈利·波特]]即将年满十七岁之际,[[凤凰社]]策划将他安全地从[[德思礼]]家转移。然而,行动遭到[[食死徒]]的伏击,导致[[疯眼汉穆迪]]和哈利的猫头鹰[[海德薇]]牺牲。不久后,在[[比尔·韦斯莱]]和[[芙蓉·德拉库尔]]的婚礼上,[[魔法部]]被[[伏地魔]]势力攻陷的消息传来,三人组被迫开始逃亡。 - **魂器任务的艰辛:** 哈利、罗恩和赫敏根据[[邓布利多]]留下的线索,开始寻找并摧毁[[魂器]]。他们成功潜入由[[多洛雷斯·乌姆里奇]]掌控的[[魔法部]],夺取了[[斯莱特林的挂坠盒]]。然而,摧毁魂器的困难、持续的逃亡生活以及魂器对人心的负面影响,导致三人组内部产生巨大矛盾,[[罗恩·韦斯莱]]一度负气出走。 - **戈德里克山谷的悲剧:** 哈利和赫敏前往[[戈德里克山谷]],希望找到[[格兰芬多宝剑]]并探寻邓布利多的过去。他们在那里拜访了哈利父母的故居和坟墓,却遭遇了[[伏地魔]]的宠物巨蛇[[纳吉尼]]的埋伏,哈利的冬青木[[魔杖]]在战斗中被折断。 - **死亡圣器的传说:** 在罗恩使用[[熄灯器]]的指引回归后,三人从[[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处听说了“三兄弟的传说”,首次了解到[[死亡圣器]]的存在——即拥有无比力量的[[老魔杖]]、能够召回逝者影子的[[复活石]],以及能完全隐匿身形的[[隐形衣]]。哈利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正是其中之一。 - **马尔福庄园与多比之死:** 三人组不幸被[[搜捕队]]抓获,并被带到[[马尔福庄园]]。在那里,[[赫敏·格兰杰]]遭到了[[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残酷折磨。最终,家养小精灵[[多比]]出现并救出了他们及其他被囚禁者,但多比自己却在撤退时被贝拉特里克斯的匕首刺中,英勇牺牲。 - **霍格沃茨大战:** 为了寻找并摧毁最后一个已知的魂器——[[拉文克劳的冠冕]],哈利一行人返回[[霍格沃茨]]。他们的回归点燃了反抗的烽火,[[霍格沃茨大战]]正式爆发。在战斗中,[[弗雷德·韦斯莱]]、[[莱姆斯·卢平]]、[[尼法朵拉·唐克斯]]等众多角色牺牲。哈利最终在[[有求必应屋]]中找到了冠冕,并利用[[厉火]]将其摧毁。 - **王子的故事:** 哈利从垂死的[[西弗勒斯·斯内普]]那里获得了他的记忆。通过[[冥想盆]],哈利终于了解了全部真相:斯内普对[[莉莉·波特]]深沉的爱,他作为双面间谍的危险处境,以及邓布利多的完整计划。最惊人的真相是,哈利自己就是[[伏地魔]]无意中制造的第七个[[魂器]]。 - **最终对决:** 为了摧毁寄存在自己体内的[[伏地魔]]灵魂碎片,哈利坦然走向[[禁林]]赴死。[[伏地魔]]对他使用了[[杀戮咒]],咒语成功摧毁了哈利体内的魂器,但由于[[伏地魔]]曾用哈利的血复活,哈利得以幸存。在最后的决战中,[[纳威·隆巴顿]]用[[格兰芬多宝剑]]斩杀了[[纳吉尼]],摧毁了最后一个魂器。哈利向[[伏地魔]]揭示了[[老魔杖]]所有权的真相,[[伏地魔]]的[[杀戮咒]]被反弹,他自己终被自己的咒语杀死。 =====核心主题===== * **死亡与接受:** 本书深入探讨了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伏地魔]]对死亡极度恐惧,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永生;而[[邓布利多]]和哈利则展现了接受死亡是生命一部分的智慧与勇气。[[死亡圣器]]本身也代表了三种征服死亡的欲望。 * **爱与牺牲:** 爱是贯穿全书最强大的魔法。从[[莉莉·波特]]为保护儿子牺牲,到[[西弗勒斯·斯内普]]为守护莉莉的儿子而付出一生,再到[[哈利·波特]]为拯救巫师界而甘愿赴死,都体现了爱所带来的无上力量。 * **忠诚与友谊:** 在最黑暗的时期,哈利、罗恩和赫敏之间的友谊经受了最严峻的考验并最终变得更加坚固。同时,[[邓布利多军]]和[[凤凰社]]成员的忠诚与勇敢也是最终胜利的关键。 * **权力的腐化:** 书中通过[[伏地魔]]对绝对权力的追求,以及[[邓布利多]]年轻时对[[死亡圣器]]的迷恋,警示了权力对人心的腐蚀作用。哈利最终选择放弃[[老魔杖]]的强大力量,展现了他的成熟与纯洁。 =====本书在系列中的重要意义===== * **终结史诗:** 作为系列的最后一部,本书为[[哈利·波特]]与[[伏地魔]]长达十七年的斗争画上了句号,完整地结束了整个宏大的故事线。 * **揭示真相:** 揭示了系列中最大的几个谜团,包括[[西弗勒斯·斯内普]]的真实阵营、[[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复杂过去,以及[[魂器]]和[[死亡圣器]]的全部秘密。 * **完成角色成长:** 主要角色在本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最终完成了他们的成长弧光。哈利从一个男孩成长为真正的英雄,罗恩和赫敏也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而[[纳威·隆巴顿]]则从一个胆怯的学生蜕变为一名无畏的领袖。 =====与电影改编的主要差异===== * **海德薇之死:** 在小说中,[[海德薇]]在哈利转移的过程中,待在笼子里被一道[[杀戮咒]]击中而死。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上)]]》中,它为了保护哈利,主动飞出笼子拦截了一名[[食死徒]]的咒语而死,场面更为壮烈。(电影设定) * **斯内普之死:** 在小说中,斯内普死于[[尖叫棚屋]]。在电影中,这一幕被改在了船屋里,视觉效果更具戏剧性。(电影设定) * **最终决斗:** 小说中,哈利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发生在[[霍格沃茨大礼堂]],当着所有人的面,哈利通过言语解释了[[老魔杖]]的归属问题,伏地魔的咒语是因为魔杖忠诚于哈利而反弹。电影中,两人的决斗是一场穿越整个城堡的追逐战,最终以[[伏地魔]]的肉身灰飞烟灭告终。(电影设定) * **老魔杖的归宿:** 小说中,哈利先用[[老魔杖]]修复了自己原先的冬青木魔杖,然后决定将其放回[[邓布利多]]的坟墓,让它的力量随自己的死亡而终结。电影中,哈利直接将[[老魔杖]]折断并扔下悬崖。(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