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魔法部怪獸危險等級分類====== =====簡介===== **魔法部怪獸危險等級分類** (Ministry of Magic Beast Danger Rating Classification),簡稱 **M.O.M. 分類**,是英國[[魔法部]]下轄的[[奇獸管控部門]]制定的一套官方系統,旨在評估各種魔法生物的危險程度。該分類為巫師提供了快速判斷某種生物習性與處理難度的指南,其詳細內容主要記載於[[紐特・斯卡曼德]]所著的《//[[神奇動物在哪裡]]//》一書中。 此分類系統根據生物對巫師的威脅性,將其劃分為五個等級,從「X」(無聊)到「XXXXX」(已知的巫師殺手)。 =====分類定義與歷史===== 此分類系統的建立源於魔法界長達數世紀的爭論:如何界定「怪獸」(Beast)與「人」(Being)。[[魔法部]]在 1811 年給出了最終定義,為後來的分類奠定了基礎: * **「人」(Being)** 指任何具備足夠智慧,能夠理解魔法社會法律,並有能力承擔相應立法責任的生物。 * **「怪獸」(Beast)** 則泛指不符合上述條件的魔法生物。 然而,這一定義引發了新的問題。諸如[[人馬]]和[[人魚]]這類高智慧生物,儘管完全符合「人」的標準,但為了抗議[[魔法部]]將其他魔法種族(如[[小妖精]]和[[家庭小精靈]])排擠出權力中心,他們主動要求被劃歸為「怪獸」。同樣,[[狼人]]的分類也極為複雜,他們在人形時是完全的「人」,但在月圓之夜變身後則成為危險的「怪獸」。 因此,[[奇獸管控部門]]創建的這套分類系統,主要衡量的是生物的 **危險性**,而非其智慧或法律地位。 =====危險等級詳解===== * **XXXXX:已知的巫師殺手/無法馴服或飼養** * //說明:// 此等級的生物對巫師生命構成最極端的威脅,絕對無法被馴化。 * //範例:// [[八眼巨蛛]]、[[蛇妖]]、[[噴火龍]]、[[騎士墮鬼馬]]、[[五足獸]]。 * **XXXX:危險的/需要專業知識/熟練的巫師方可應對** * //說明:// 大多數技術高超的巫師可以應對,但處理過程仍充滿高度風險,不適合普通巫師接觸。 * //範例:// [[人馬]]、[[鷹馬]]、[[人魚]]、[[獅鷲]]、[[獨角獸]]、[[山怪]]。 * **XXX:有能力的巫師理應可以應付** * //說明:// 雖然具有一定危險性,但一位受過合格訓練的成年巫師通常有能力獨自處理。 * //範例:// [[灰翅逆鳥]]、[[毒角獸]]、[[爆角怪]]、[[綠仙]]、[[紅軟帽]]。 * **XX:無害的/可馴養** * //說明:// 這些生物性格溫順,不會對巫師造成實質傷害,有些甚至可以成為寵物。 * //範例:// [[木精]]、[[玻璃獸]](電影設定)、[[球遁鳥]]、[[蒲絨絨]]、[[月癡獸]]。 * **X:無聊的** * //說明:// 這些生物幾乎沒有任何魔法能力或有趣的習性,對巫師完全無害。 * //範例:// [[黏巴蟲]]、[[霍克拉普]]。 =====分類的局限性與爭議===== * **相對性與情境依賴**:此分類僅為一般性指導。例如,[[鷹馬]]的官方分類是 XXX,但如果未能對其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它會立刻變得極其危險,堪比 XXXX 級。 * **智慧與危險性的混淆**:將[[人馬]]和[[人魚]]等智慧種族歸類為「怪獸」,並以危險性(XXXX)來標記,是該系統最受爭議的一點。這完全是出於政治而非生物學原因。 * **未涵蓋的生物**:該分類系統不包含[[靈體]] (Spirits),因此像[[幽靈]]和[[皮皮鬼]]這樣的存在並未被評級。 =====幕後信息===== * 此分類系統的完整概念和絕大多數範例,均出自 J.K. 羅琳為慈善目的而寫的補充讀物《//[[神奇動物在哪裡]]//》。 * 儘管《[[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電影介紹了大量新的魔法生物,但並非所有生物都在電影中被明確提及 M.O.M. 分類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