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普劳巫测====== =====基本信息===== * **全称 (Full Name):** 普通巫术等级考试 (Ordinary Wizarding Level) * **简称 (Abbreviation):** O.W.L.s * **类型 (Type):** [[霍格沃茨]]标准化巫师资格考试 * **考试年份 (Year of Examination):** [[霍格沃茨]]五年级学年末 * **主管机构 (Administering Body):** [[魔法部]]下属的[[巫师考试管理局]] =====考试目的与重要性===== 普劳巫测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生在五年级学年结束时必须参加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标准化考试。其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有资格在六、七年级选修更高阶的“[[超级大巫师]]” (N.E.W.T.s) 课程,从而深刻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 例如,要成为一名[[傲罗]],学生通常需要在[[黑魔法防御术]]、[[变形术]]、[[魔药学]]和[[魔咒学]]等关键科目的普劳巫测中至少获得“E”(超出预期)的成绩。因此,普劳巫测被视为衡量年轻[[巫师]]或[[女巫]]魔法能力和学业成就的第一个官方标准。 =====考试流程===== 普劳巫测在每年六月举行,为期两周。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 **理论考试 (Written Exam):** 学生需要在[[礼堂]]中回答一系列关于课程理论知识的书面问题。考试期间,为防止作弊,会使用施有[[防作弊咒]]的羽毛笔。 * **实践考试 (Practical Exam):** 学生需要单独面对来自[[巫师考试管理局]]的考官,展示他们实际施放[[咒语]]或完成特定魔法任务的能力。例如,在[[魔咒学]]考试中,学生可能会被要求让一个菠萝跳踢踏舞。 考试由[[魔法部]]的[[巫师考试管理局]]独立主持,以确保评估的公正性,考官并非[[霍格沃茨]]的教授。在[[哈利·波特]]参加考试那年,主考官是[[格丝尔达·玛奇班]]教授。 =====评分等级===== 普劳巫测的成绩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三个为合格等级,三个为不合格等级。 * **合格等级 (Passing Grades):** - O = 优秀 (Outstanding) - E = 超出预期 (Exceeds Expectations) - A = 及格 (Acceptable) * **不合格等级 (Failing Grades):** - P = 不佳 (Poor) - D = 糟糕 (Dreadful) - T = 巨怪 (Troll) =====在故事中的体现===== 普劳巫测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的一个核心情节元素。书中详细描述了[[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等人备考的压力与经历。 * **重要事件:** - 在[[天文学]]实践考试中,[[多洛雷斯·乌姆里奇]]试图在[[鲁伯·海格]]的小屋袭击并带走他,导致[[米勒娃·麦格]]教授为保护[[海格]]而身受重伤,严重干扰了考试。 - 在[[黑魔法防御术]]实践考试中,[[哈利]]在考官面前成功召唤出了一个完整的[[守护神]],获得了高分。 - 在[[魔法史]]理论考试中,[[哈利]]收到了来自[[伏地魔]]的虚假幻象,看到其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在[[魔法部]]的[[神秘事务司]]受折磨,这直接导致了他和朋友们前往[[魔法部]],并引发了[[神秘事务司之战]]。 * **考试结果:** - [[赫敏·格兰杰]]获得了十个“O”和一个“E”的优异成绩(唯一的“E”是在[[黑魔法防御术]])。 - [[哈利·波特]]通过了七门普劳巫测,其中包括在[[黑魔法防御术]]上取得了“O”的最高分。然而,他在[[魔药学]]和[[占卜学]]上只得到了“E”和“P”,这使得他最初以为自己无法实现成为[[傲罗]]的梦想,因为[[西弗勒斯·斯内普]]要求[[魔药学]]N.E.W.T.课程的报名者必须获得“O”的成绩。 - [[罗恩·韦斯莱]]也通过了七门普劳巫测,成绩与[[哈利]]相近。 =====名字词源===== * **O.W.L.s:** 是 “Ordinary Wizarding Levels” (普通巫术等级)的首字母缩写。 * **双关义:** “O.W.L.” 在英文中意为“[[猫头鹰]]”。[[猫头鹰]]是巫师世界中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这种命名方式充满了魔法世界的特色。 * **中文译名:** “普劳巫测”是结合了音译与意译的翻译。“普”对应“Ordinary”(普通),“巫”对应“Wizarding”(巫术),“测”对应“Level/Test”(等级/测试),而“劳”则主要是音译成分。 =====幕后信息===== J.K. 罗琳的设计灵感很可能来自于英国旧有的教育体系。在1988年之前,英国学生在16岁时参加的公开考试被称为“O-Level”(Ordinary Level),这与“O.W.L.”的名称和功能都极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