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第一次巫师战争====== =====简介===== **第一次巫师战争** (First Wizarding War) 指的是从约 1970 年到 1981 年 10 月 31 日,由黑巫师[[伏地魔]]及其追随者(被称为[[食死徒]])在英国魔法界挑起的一场大规模、长时期的恐怖冲突。这场战争以[[伏地魔]]的纯血至上思想为核心,旨在推翻[[魔法部]],建立一个由纯血统巫师统治的新秩序,并奴役麻瓜和麻瓜出身的巫师。战争的最终结束,源于[[伏地魔]]在试图杀害年幼的[[哈利·波特]]时,因[[莉莉·波特]]的牺牲保护而意外自食其咒,导致其肉身被摧毁,暂时失势。 =====战争背景=====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伏地魔]]开始集结力量,他的追随者大多是他在[[霍格沃茨]]时期结交的[[斯莱特林]]同学或信奉其纯血理论的巫师。他们自称为[[食死徒]],通过制造恐怖袭击、神秘失踪和暗杀事件,逐渐在魔法界散播恐惧。他们的目标是清除麻瓜出身者,建立一个由[[伏地魔]]领导的、等级森严的社会。 战争初期,[[魔法部]]的应对措施显得软弱无力,导致局势迅速恶化。巫师们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中,彼此之间充满不信任,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是[[食死徒]]的秘密成员或被[[夺魂咒]]所控制。 =====主要参战方===== * **伏地魔势力** - **领导者**:[[伏地魔]] (Lord Voldemort) - **核心成员**:[[食死徒]] (Death Eaters),包括[[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卢修斯·马尔福]]、[[小巴蒂·克劳奇]]、[[西弗勒斯·斯内普]](后成为双面间谍)和[[小矮星彼得]](卧底)等。 - **盟友与仆从**:[[巨人]]、[[狼人]](如[[芬里尔·格雷伯克]])以及其他被许以更高地位的[[黑魔法]]生物。 * **反抗势力** - **[[凤凰社]] (Order of the Phoenix)**:由[[阿不思·邓布利多]]亲自创立和领导的秘密组织,致力于直接对抗[[伏地魔]]及其追随者。其核心成员包括[[詹姆·波特]]、[[莉莉·波特]]、[[小天狼星布莱克]]、[[莱姆斯·卢平]]、[[阿拉斯托·穆迪]]、[[弗兰克·隆巴顿]]与[[爱丽丝·隆巴顿]]等。 - **[[魔法部]] (Ministry of Magic)**:英国巫师界的官方管理机构。在战争后期,由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巴蒂·克劳奇]]领导,采取了极为强硬的手段,例如授权[[傲罗]]对[[食死徒]]使用[[不可饶恕咒]]。 =====战争进程与关键事件===== * **恐怖统治**:[[食死徒]]在[[伏地魔]]的指挥下发动了无数次袭击,造成大量巫师和平民(包括麻瓜)的死亡。[[凤凰社]]成员也伤亡惨重,例如麦金农一家 (the McKinnons)、伯恩一家 (the Bones) 以及莫丽·韦斯莱的两个兄弟吉迪翁和费比安·普威特 (Gideon and Fabian Prewett)。 * **预言的出现**:大约在 1980 年,[[西比尔·特里劳妮]]在[[猪头酒吧]]向[[阿不思·邓布利多]]做出了一个[[预言]],预示一个拥有征服黑魔头能力的孩子即将诞生。当时还是[[食死徒]]的[[西弗勒斯·斯内普]]偷听到了[[预言]]的一部分,并将其报告给了[[伏地魔]]。 * **目标的锁定**:[[伏地魔]]将[[预言]]中的孩子锁定为[[哈利·波特]]或[[纳威·隆巴顿]],并最终选择[[哈利·波特]]作为他要铲除的目标。得知[[伏地魔]]意图的[[斯内普]]出于对[[莉莉·波特]]的爱,向[[邓布利多]]求助,从此成为一名双面间谍。 * **波特一家的藏匿与背叛**:[[邓布利多]]建议波特夫妇使用[[赤胆忠心咒]] (Fidelius Charm) 躲藏起来。他们本计划让挚友[[小天狼星布莱克]]担任保密人,但[[小天狼星布莱克]]为了迷惑[[伏地魔]],在最后一刻说服他们将保密人换成了[[小矮星彼得]]。然而,[[小矮星彼得]]早已是[[伏地魔]]的间谍,他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波特夫妇的藏身之处。 =====战争的结束===== 1981 年 10 月 31 日夜晚,[[伏地魔]]来到位于[[戈德里克山谷]]的波特夫妇家中。他首先杀害了试图阻拦他的[[詹姆·波特]]。随后,他要求[[莉莉·波特]]让开,但莉莉拒绝了,并牺牲自己以保护她的儿子[[哈利·波特]]。这种古老而强大的爱之魔法,在哈利身上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障。当[[伏地魔]]对哈利施放[[阿瓦达索命咒]]时,咒语被这道屏障反弹,击中了他自己。 [[伏地魔]]的肉身被摧毁,其灵魂由于[[魂器]]的存在而得以幸存,被迫逃离,变得比最卑微的游魂还要虚弱。他的消失标志着第一次巫师战争的突然结束。 =====影响与余波===== * **“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因在[[阿瓦达索命咒]]下幸存而闻名于整个魔法世界,被誉为“大难不死的男孩”。 * **食死徒的审判**:战争结束后,[[魔法部]]逮捕了大量[[食死徒]]。一些人(如[[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被判处[[阿兹卡班]]终身监禁;而另一些人(如[[卢修斯·马尔福]])则声称自己是被[[夺魂咒]]控制,从而逃脱了惩罚。 * **冤案与悲剧**:[[小天狼星布莱克]]被[[小矮星彼得]]陷害,被误认为是出卖波特夫妇并杀害了十二名麻瓜的凶手,未经审判就被投入[[阿兹卡班]]。与此同时,隆巴顿夫妇([[弗兰克·隆巴顿]]与[[爱丽丝·隆巴顿]])被[[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等四名[[食死徒]]用[[钻心咒]]折磨至永久性精神失常。 * **和平的间歇期**:[[伏地魔]]的倒台为魔法界带来了长达十余年的和平时期,直到他在 1995 年正式复活,标志着[[第二次巫师战争]]的开始。 =====幕后信息===== * “第一次巫师战争”这一术语主要是在故事发生的时间线之后,用于历史性地区分[[伏地魔]]两次掌权时期的冲突。在原著中,角色们通常直接称其为“黑魔头掌权的时期”或“那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