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页面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本页面只读。您可以查看源文件,但不能更改它。如果您觉得这是系统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魔法金加隆======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巫师货币]] * 所有者 (Owners): 由[[魔法部]]发行,[[古灵阁巫师银行]]负责铸造与管理 * 制造者 (Maker): [[古灵阁]]的[[妖精]] =====描述与外观===== **金加隆** (Galleon) 是[[英国巫师界]]面额最高的硬币。它是一种圆形、厚实的金色金属货币,比麻瓜世界的任何硬币都要大。根据原著描述,每一枚由[[妖精]]铸造的金加隆的边缘都刻有一圈序列号,用以识别铸造它的妖精。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赫敏・格兰杰]]为了[[邓布利多军]] (D.A.) 的秘密联络,制造了一批假金加隆。这些假加隆的外观与真币几乎无异,但其边缘的序列号可以被魔法改变,以传递集会时间的信息。当序列号发生变化时,硬币本身会发热,以提醒持有者注意。 =====魔法特性与用途===== 金加隆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巫师货币]]体系中的基本单位,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和价值储存。其兑换体系如下: * 1 [[金加隆]] = 17 [[银西可]] * 1 [[银西可]] = 29 [[铜纳特]] * 1 [[金加隆]] = 493 [[铜纳特]] 除了作为货币,金加隆本身也展现出强大的魔法适应性,可以被施加多种复杂的[[魔法]]: * **[[变形咒]]**: [[赫敏・格兰杰]]在假加隆上施展了高超的[[变形咒]] (Protean Charm),使得一枚硬币上的数字变化能够同步到所有其他硬币上。这是一种[[普通巫师等级考试]] (O.W.L.) 水平以上的极高深魔法。 * **[[复制咒]]与[[灼烧咒]]**: 在[[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古灵阁]]金库中,宝藏(包括金加隆)被施加了[[复制咒]] (Geminio Curse) 和[[灼烧咒]] (Flagrante Curse)。任何未经授权的触碰都会使物品滚烫并大量复制,最终将窃贼压垮或烫死。 * **妖精魔法**: 真正的金加隆由[[妖精]]制造,其金属本身和制造工艺蕴含着独特的魔法,使其极难伪造。这与爱尔兰小矮妖的金币 (Leprechaun Gold) 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会在数小时后自动消失。 =====历史===== 金加隆作为英国巫师社会的主要货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铸造和管理权一直由位于[[对角巷]]的[[古灵阁巫师银行]]掌握。[[妖精]]以其精湛的冶金和魔法工艺而闻名,他们将自己铸造的货币和金属制品视为自己的财产,仅仅是“租借”给巫师使用,这也是巫师与妖精之间长期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金加隆的价值和购买力在整个系列故事中都保持相对稳定,是衡量财富、奖励和罚款的基本标准。 =====在故事中的作用===== 金加隆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推动了情节发展并丰富了世界观: * **世界观构建**: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海格]]带领[[哈利・波特]]进入[[古灵阁]],第一次向读者展示了堆积如山的金加隆,直观地建立了巫师世界的经济体系和哈利的财富背景。 * **角色塑造**: [[韦斯莱家族]]的经济拮据与[[马尔福家族]]的富裕形成鲜明对比,金加隆的数量成为体现角色社会地位的重要符号。韦斯莱家赢得的七百加隆《预言家日报》大奖,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情节驱动力**: * 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一千金加隆的[[三强争霸赛]]奖金被哈利赠予[[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成为他们创办[[韦斯莱魔法把戏坊]]的启动资金。 * [[赫敏・格兰杰]]创造的通讯用假加隆,是[[邓布利多军]]在[[多洛雷斯・乌姆里奇]]高压统治下得以秘密运作的关键道具。 *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闯入[[莱斯特兰奇]]金库时,被诅咒的金加隆成为了一个致命的障碍。 * [[魔法部]]悬赏一万金加隆捉拿哈利,凸显了他作为“头号不受欢迎人物”的处境。 =====幕后信息===== * **名字词源**: “Galleon” 一词源于 16 至 18 世纪在西班牙及其他欧洲国家使用的大型帆船。这些帆船常被用来运输从新大陆掠夺的宝藏,因此“加隆”这个词本身就与财富和黄金紧密相连。 * **与麻瓜货币的兑换率**: J.K. 罗琳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她个人估算一个金加隆大约价值 5 英镑(约合 7.5 美元),但她也承认自己对经济学并不擅长,这个汇率可能会有浮动。(作者访谈) * **外观设计**: 书中并未详细描述金加隆正反面的图案,但在电影改编中,金加隆上被设计为印有龙或著名巫师的头像,这属于电影的视觉创作。(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