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争霸赛======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魔法竞赛 * 参与方 (Participants): [[霍格沃茨魔法与巫术学校]]、[[布斯巴顿魔法学院]]及[[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 * 创办历史 (Established): 约 13 世纪 =====描述与赛制===== 三强争霸赛是欧洲三大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布斯巴顿]]和[[德姆斯特朗]]之间一项历史悠久的友谊竞赛。传统上,比赛每五年举办一次,由三所学校轮流主办,旨在促进国际魔法界的交流与合作。 比赛的核心是“勇士”选拔。每所学校会选出一名学生代表,即“勇士” (Champion),参与三项极具挑战性的魔法项目。勇士的选拔由一件强大的魔法物品——[[火焰杯]]——来完成。有意参赛的学生将写有自己姓名的羊皮纸投入火焰杯,在指定时间,火焰杯会喷出它认为最有资格代表该学校的学生的姓名。在 1994 年的比赛中,[[魔法部]]出于安全考虑,规定只有年满十七岁的学生才有资格报名。 =====魔法特性与用途===== 三强争霸赛由三个魔法项目组成,旨在全方位地考验勇士们的魔法能力、胆量、逻辑推理能力以及驾驭危险处境的应变能力。 * **项目保密性**:比赛的三个项目内容对勇士们以及广大观众都是严格保密的,直到比赛开始前不久才会公布,这增加了比赛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 **评分系统**:由三所学校的校长(或代表)以及[[魔法部]]官员组成的裁判团,会为每位勇士在每个项目中的表现打分,分数范围为 1 到 10 分。 * **最终胜利**:完成全部三个项目后,累计得分最高的勇士将成为总冠军,赢得[[三强杯]]和 1000 [[加隆]]的奖金。 =====历史===== 三强争霸赛的创办可以追溯到大约七百年前。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比赛因其极高的危险性而著称,作弊行为也屡见不鲜 (Pottermore)。由于比赛过程中伤亡事件频发,导致许多勇士丧生,三强争霸赛在举行了几个世纪后被迫中止。 1994 年,在[[魔法部]][[国际魔法合作司]]和[[魔法体育运动司]]的共同努力下,这项传统赛事得以复兴。复兴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重新建立并加深欧洲年轻一代巫师之间的友谊。然而,这次复兴的比赛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故事中的作用===== 三强争霸赛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一书的中心情节线索。 1994 年的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阴谋。伪装成[[阿拉斯托・穆迪]]的[[小巴蒂・克劳奇]]用[[混淆咒]]迷惑了[[火焰杯]],使其选出了第四位勇士——本不具备参赛资格的[[哈利・波特]]。他此举的目的是为了执行[[伏地魔]]的命令,确保[[哈利]]能最终赢得比赛。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小巴蒂・克劳奇]]在暗中帮助[[哈利]]通过了每一个项目。在第三个项目中,他将[[三强杯]]变成了一个[[门钥匙]]。当[[哈利・波特]]与[[霍格沃茨]]的另一位勇士[[塞德里克・迪戈里]]同时触摸到奖杯时,他们被传送到了[[小汉格顿]]的里德尔府墓地。在那里,[[塞德里克・迪戈里]]被[[小矮星彼得]]用[[阿瓦达索命咒]]杀害,而[[哈利]]的血则被用于使[[伏地魔]]复活。 这场比赛的悲剧性结局,标志着[[第二次巫师战争]]的正式开始,并向魔法界揭示了[[伏地魔]]已经归来的残酷事实。 =====幕后信息===== * [[哈利・波特]]在赢得比赛后,将 1000 [[加隆]]的奖金全部赠予了[[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这笔钱成为了他们开办“[[韦斯莱魔法把戏坊]]”的启动资金。 * 在电影改编中,第三个项目的迷宫被描绘成拥有自我意识、墙壁会移动和吞噬选手的活体迷宫,这与原著中迷宫内部分布着各种魔法障碍和神奇生物的设定有所不同(电影设定)。 * 根据 Pottermore 的信息,历史上作弊是三强争霸赛的一项“传统”,裁判们通常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作弊行为过于明显或恶劣 (Potter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