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果・卡卡夫====== =====简介===== 伊果・卡卡夫 (Igor Karkaroff) 是一位前[[食死徒]],后来成为了[[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的校长。他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和懦夫,其一生都由对[[伏地魔]]的恐惧所驱动。在[[第一次巫师战争]]后,他为了逃避在[[阿兹卡班]]的终身监禁而出卖了许多昔日的同伙。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他作为[[三强争霸赛]]的裁判之一来到[[霍格沃茨]],但在得知[[伏地魔]]复活后立即选择了逃亡,最终因其背叛行为而被[[食死徒]]追杀。 =====生平===== ====第一次巫师战争与审判==== 卡卡夫曾是一名活跃的[[食死徒]],在[[第一次巫师战争]]期间为[[伏地魔]]效力。战后,他被著名的[[傲罗]] [[疯眼汉穆迪|阿拉斯托·“疯眼”·穆迪]]逮捕并囚禁于[[阿兹卡班]]。 为了换取自由,卡卡夫选择与[[魔法部]]合作。在[[小巴蒂·克劳奇]]主持的审判中,他提供了多名[[食死徒]]的信息。他指证了[[安东宁·多洛霍夫]] (Antonin Dolohov),并提供了关于[[奥古斯都·卢克伍德]]的关键情报——卢克伍德在[[魔法部]]任职,利用职务之便为[[伏地魔]]窃取信息。这一情报价值重大,使他得以重获自由。他也试图指证[[西弗勒斯·斯内普]],但[[阿不思·邓布利多]]出面为斯内普担保,称其早已转为己方间谍。 ====德姆斯特朗校长==== 重获自由后,卡卡夫成为了[[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的校长。据他的学生[[威克多尔·克鲁姆]]所言,卡卡夫在[[德姆斯特朗]]建立了一种恐惧与偏袒的文化,并且该校公开教授[[黑魔法]],这与[[霍格沃茨]]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 ====三强争霸赛与逃亡==== 1994年,卡卡夫带领[[德姆斯特朗]]代表团乘坐一艘宏伟的魔法大船来到[[霍格沃茨]],参加复办的[[三强争霸赛]]。作为校长,他自动成为五位裁判之一。在比赛中,他毫不掩饰对自己学校的勇士[[威克多尔·克鲁姆]]的偏袒,给他打出不切实际的高分,同时恶意压低其他勇士(尤其是[[哈利·波特]])的分数。 随着赛事的进行,卡卡夫手臂上的[[黑魔标记]]变得越来越清晰,这让他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他向同为前[[食死徒]]的[[西弗勒斯·斯内普]]展示标记,寻求安慰,但斯内普对他表现出极大的鄙夷。 在第三个项目结束当晚,[[伏地魔]]正式复活。卡卡夫深知自己当年的背叛行为绝不会被宽恕,因此在确认消息后立刻抛下自己的学生,独自逃亡。 ====死亡==== 卡卡夫的逃亡持续了大约一年。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提到,他于1996年夏天被发现死在一个北方的小屋里,尸体上方悬挂着[[黑魔标记]],这表明他最终被[[伏地魔]]的追随者找到并杀害。[[莱姆斯·卢平]]对此评论道,卡卡夫在背叛后能多活一年已经令人惊讶了。 =====外貌与性格===== ====外貌==== 卡卡夫身材高瘦,与[[阿不思·邓布利多]]相仿。他有一头短白发和一个小小的山羊胡子,但这撮胡子并未能遮住他那显得有些软弱的下巴。他的声音被描述为“油腔滑调”,总是带着一种讨好的意味。他通常穿着光滑的银色皮草,显得既气派又虚荣。 ====性格==== * **懦弱与自私:** 这是卡卡夫最核心的性格特征。他为了自保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同伙,在危险面前也总是第一个选择逃跑。 * **机会主义:** 他善于见风使舵,对有权有势的人(如邓布利多和魔法部官员)表现得极为谄媚,但对其他人则显得傲慢无礼。 * **偏袒与不公:** 作为[[三强争霸赛]]的裁判,他完全无视体育精神,一心只为自己的勇士争取利益。 * **残忍:** 作为一名前[[食死徒]]和推崇[[黑魔法]]的校长,他骨子里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 =====魔法能力与技巧===== 尽管卡卡夫的性格卑劣,但他能成为[[德姆斯特朗]]的校长,证明他无疑是一位强大的巫师。 * **黑魔法:** 作为前[[食死徒]],并将其作为[[德姆斯特朗]]的教学重点,可以推断他精通[[黑魔法]]。 * **决斗能力:** 他在[[第一次巫师战争]]中被[[疯眼汉穆迪]]抓获,说明他虽有一定实力,但远不及顶尖的[[傲罗]]。 * **魔杖与守护神:** 书中未提及他的[[魔杖]]规格。鉴于他对[[黑魔法]]的涉猎和内心的恐惧,他很可能无法召唤出[[守护神咒|守护神]]。 =====重要物品===== * **[[德姆斯特朗大船]]:** 虽然这艘船属于[[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但在1994年前往[[霍格沃茨]]期间,卡卡夫是这艘宏伟魔法交通工具的指挥者。这艘船能够潜水航行,给[[霍格沃茨]]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际关系===== * **[[伏地魔]]:** 卡卡夫曾经的主人。他对[[伏地魔]]的恐惧贯穿始终,这种恐惧先是促使他背叛,最终也导致了他的死亡。 * **[[西弗勒斯·斯内普]]:** 卡卡夫将斯内普视为可以倾诉恐惧的同类,但斯内普对他极为鄙视,认为他是一个可耻的懦夫。两人截然不同的选择(斯内普作为双面间谍回归,卡卡夫选择逃亡)形成了鲜明对比。 * **[[阿不思·邓布利多]]:** 卡卡夫起初对邓布利多百般讨好,但在[[哈利·波特]]的名字从[[火焰杯]]中出来后,他立即翻脸,指责邓布利多作弊。邓布利多对卡卡夫的过往和教育方式深感不齿。 * **[[威克多尔·克鲁姆]]:** 卡卡夫引以为傲的勇士。他对克鲁姆的偏爱到了令人难堪的地步,但克鲁姆本人似乎并不欣赏校长的行为,并对他在校内培养的恐怖氛围感到不满。 * **[[疯眼汉穆迪]]:** 抓捕他的[[傲罗]]。卡卡夫对真正的穆迪怀有深深的恐惧。伪装成穆迪的[[小巴蒂·克劳奇]]也曾用[[钻心咒]]折磨过他。 =====名字词源===== * **Igor (伊果):** 一个常见的斯拉夫名字,符合[[德姆斯特朗]]被认为地处北欧或东欧的背景。 * **Karkaroff (卡卡夫):** “-off” 是俄语中常见的姓氏后缀。词根 “Karkar” 可能源于拉丁语的 “carcer”,意为“监狱”,暗示了他与[[阿兹卡班]]的联系。它也可能是一个拟声词,模仿乌鸦的叫声 (caw-caw),象征着不祥或食腐者般的本性。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伊果・卡卡夫由塞尔维亚演员普雷德拉格·别拉克 (Predrag Bjelac) 饰演。电影基本保留了其书中的性格特征。(电影设定) * **情节删减:** 电影中删去了[[哈利·波特]]在[[冥想盆]]中看到卡卡夫受审并出卖其他[[食死徒]]的关键一幕,这使得他背叛者的背景在电影中没有书中那么明确。此外,他的死讯在后续电影中也未被提及。(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