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 =====定义与概述===== 勇者 (Champion) 是指在魔法界著名的跨校竞赛——[[三强争霸赛]] (Triwizard Tournament) 中,被强大的魔法物品 [[火焰杯]] (Goblet of Fire) 挑选出来,代表各自学校参赛的学生。这被视为一项极高的荣誉,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和挑战。 传统上,欧洲三所最古老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布斯巴顿魔法学院|布斯巴顿]] 和 [[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德姆斯特朗]]——会各派出一名勇者。勇者们必须独立完成三个极其艰巨且危险的比赛项目,以智慧、勇气和魔法能力一较高下,最终获胜者将赢得 [[三强杯]] (Triwizard Cup) 和一千[[加隆]]的奖金。 =====选拔过程===== 勇者的选拔过程完全由 [[火焰杯]] 这一公正的魔法裁判决定。 * **报名资格:** 希望参赛的学生需将写有自己姓名和学校名称的羊皮纸投入 [[火焰杯]] 中。在 1994 年复办的 [[三强争霸赛]] 中,出于安全考虑,[[魔法部]] 设立了年龄限制,规定只有年满十七岁的学生才有资格报名。[[阿不思・邓布利多]] 教授在 [[火焰杯]] 四周画下了一条 [[年龄线]] (Age Line) 以执行此规定。 * **选拔仪式:** 在指定的日期(1994 年为万圣节夜),[[火焰杯]] 会依次喷出三张羊皮纸,上面写着被选中的三位勇者的名字。 * **魔法契约:** 一旦被 [[火焰杯]] 选中,勇者就受到一份具有约束力的魔法契约的约束,必须参加比赛,无法反悔。 * **特殊情况:** 在 1994-1995 学年的比赛中,[[小巴蒂・克劳奇]] 使用强力的 [[混淆咒]] (Confundus Charm) 迷惑了 [[火焰杯]],使其误认为有第四所学校参赛,从而破例选出了第四位勇者——[[哈利・波特]]。 =====权利与义务===== 成为勇者后,学生将承担相应的义务并享有一些特权。 * **义务:** * 勇者必须参加全部三个比赛项目,并尽其所能完成挑战。 * 作为学校的唯一代表,勇者的表现直接关系到其母校的荣誉。 * **权利与特权:** * 勇者可以免于参加该学年的期末考试。 * 在比赛准备期间,勇者有权获得其校长和教授们的指导与帮助。 * 在比赛正式开始前,会举行一场“称杖仪式” (Wand-Weighing Ceremony),由魔杖制作专家(如 [[奥利凡德]] 先生)检查勇者的 [[魔杖]] 是否处于最佳状态。 * 勇者需要作为开场舞伴,与舞伴共同开启 [[圣诞舞会]] (Yule Ball)。 =====已知的勇者===== 书中明确记载的勇者均出自 1994-1995 年度的 [[三强争霸赛]]: * **[[塞德里克・迪戈里]] (Cedric Diggory):** [[霍格沃茨]] 的勇者,来自 [[赫奇帕奇]] 学院。在第三个项目中,他与 [[哈利・波特]] 共同成为冠军,但在触摸 [[三强杯]] 后被带到墓地,并被 [[小矮星彼得]] 遵从 [[伏地魔]] 的命令用 [[阿瓦达索命咒]] 杀害。 * **[[芙蓉・德拉库尔]] (Fleur Delacour):** [[布斯巴顿魔法学院|布斯巴顿]] 的勇者。她拥有部分 [[媚娃]] (Veela) 的血统。 * **[[威克多尔・克鲁姆]] (Viktor Krum):** [[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德姆斯特朗]] 的勇者。他同时也是保加利亚国家 [[魁地奇]] 队的著名找球手。 *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在非正常情况下被选为第四位勇者,作为 [[霍格沃茨]] 的第二位代表。最终与 [[塞德里克・迪戈里]] 并列冠军。 =====幕后信息=====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每所学校的勇者都拥有统一风格的运动服作为比赛服装,这在原著小说中并未被提及。(电影设定) * 电影中,当 [[哈利・波特]] 的名字从 [[火焰杯]] 中被念出时,[[阿不思・邓布利多]] 的反应比原著中激烈得多。书中他表现得相当冷静并只是询问哈利,而电影中他则冲向哈利,激动地质问他是否将自己的名字投入了杯中。这一改编成为影迷之间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电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