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王子的背叛====== =====简介===== “混血王子的背叛”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一个决定性事件,指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结尾,[[西弗勒斯·斯内普]]在[[霍格沃茨]]的[[天文塔]]上使用[[阿瓦达索命]]咒杀害[[阿不思·邓布利多]]的行为。这一事件在当时被巫师界绝大多数人(包括[[凤凰社]]成员)视为[[斯内普]]对[[邓布利多]]的终极背叛,并直接导致了[[斯内普]]成为[[霍格沃茨]]的新任校长。然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揭示,这并非真正的背叛,而是[[邓布利多]]与[[斯内普]]事先共同策划的行动,是[[邓布利多]]宏大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背景与铺垫===== 此事件的发生根植于一系列复杂的背景和贯穿全书的铺垫: * **[[牢不可破的誓言]]**:在故事开头,[[斯内普]]在[[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见证下,向[[纳西莎·马尔福]]立下[[牢不可破的誓言]],承诺会保护她的儿子[[德拉科·马尔福]],并在[[德拉科]]执行[[伏地魔]]指派的任务失败时,由自己亲手完成。这个任务便是杀死[[阿不思·邓布利多]]。 * **[[邓布利多]]的绝症**:[[邓布利多]]在寻找并摧毁[[伏地魔]]的[[魂器]]——[[马沃罗·冈特的戒指]]时,中了戒指上强大的诅咒。尽管[[斯内普]]用他高超的[[魔药学]]和[[黑魔法]]知识将诅咒暂时限制在了[[邓布利多]]的右手中,但这道诅咒是致命的,[[邓布利多]]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时间。 * **[[邓布利多]]的计划**:在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邓布利多]]亲自请求[[斯内普]]在关键时刻杀死自己。此举有多重目的: - **保护[[德拉科·马尔福]]**:避免[[德拉科]]因无法完成任务而被[[伏地魔]]杀死,同时保护这个年轻人的灵魂不被谋杀所玷污。 - **巩固[[斯内普]]的卧底身份**:让[[斯内普]]彻底赢得[[伏地魔]]的信任,以便在最终决战中为[[凤凰社]]提供最关键的情报。 - **掌握[[老魔杖]]的归属**:[[邓布利多]]计划通过一场“被安排的”死亡,让[[老魔杖]]的力量随他一同终结,而非被他人通过战胜夺取。 =====事件经过===== 在[[哈利·波特]]与[[邓布利多]]从[[水晶岩洞]]取回假的[[斯莱特林的挂坠盒]]后,他们通过[[飞路粉]]回到[[霍格莫德]]村,并目睹[[霍格沃茨]]上空出现了[[黑魔标记]]。两人骑着飞天扫帚迅速赶到[[天文塔]]顶端。 - **[[邓布利多]]的虚弱**:由于饮用了保护[[魂器]]的毒药,[[邓布利多]]的身体极度虚弱。 - **[[哈利]]被禁锢**:当他们听到脚步声时,[[邓布利多]]用一道无声的[[石化咒]]将藏在[[隐形衣]]下的[[哈利]]全身禁锢,使他无法干预接下来的事件,只能作为无声的见证者。 - **[[德拉科]]的对峙**:[[德拉科·马尔福]]首先到达塔顶,他成功解除了[[邓布利多]]的武装,并承认是他利用消失柜将[[食死徒]]引入了[[霍格沃茨]]。然而,在与[[邓布利多]]的对话中,[[德拉科]]显示出极度的恐惧和犹豫,无法痛下杀手。 - **[[斯内普]]的到来**:不久后,包括[[芬里尔·格雷伯克]]和[[卡罗兄妹]]在内的几名[[食死徒]]赶到。最后,[[西弗勒斯·斯内普]]到达现场。 - **致命一击**:看到[[斯内普]],身处绝境的[[邓布利多]]用一种恳求的语气说道:“//西弗勒斯……求求你……//” 这句恳求在当时被[[哈利]]理解为乞求饶命,但实则是请求[[斯内普]]执行他们的计划。[[斯内普]]举起[[魔杖]],念出咒语“**[[阿瓦达索命]]**”。一道绿光击中了[[邓布利多]]的胸膛,将他击飞,从[[天文塔]]的最高处坠落。 =====后续影响===== * **对[[哈利·波特]]的影响**:目睹整个过程的[[哈利]]充满了复仇的怒火。在追击[[斯内普]]的过程中,他使用了[[斯内普]]自创的[[神锋无影]]咒,但被[[斯内普]]轻松挡开。此时,[[斯内普]]向他揭示了自己就是“**混血王子**”的秘密,这给[[哈利]]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 **对巫师界的影响**:[[邓布利多]]之死是第二次巫师战争中的一个转折点,极大地打击了反抗[[伏地魔]]阵线的士气。[[斯内普]]则因此被[[食死徒]]视为英雄,并被[[伏地魔]]任命为[[霍格沃茨]]的新校长。 * **对[[斯内普]]的评价**:[[斯内普]]在巫师界(除了[[食死徒]])被彻底认定为卑鄙的叛徒和杀人凶手,承受着来自所有人的憎恨与唾弃。 =====真相揭示=====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伏地魔]]为了获得[[老魔杖]]的完全掌控权而杀害了[[斯内普]]。临死前,[[斯内普]]将自己的一段记忆交给了[[哈利]]。[[哈利]]通过[[冥想盆]]查看了这段记忆,终于得知了全部真相:[[斯内普]]对[[邓布利多]]的忠诚从未动摇,他杀死校长完全是遵照后者的命令。那个所谓的“背叛”,实际上是[[斯内普]]一生中最痛苦、最勇敢,也是最伟大的忠诚之举。 =====幕后信息===== * **作者的构思**:J.K. 罗琳在访谈中多次提到,[[斯内普]]复杂的角色弧光和这个最终的“背叛”是她从一开始就构思好的核心情节之一。(作者访谈) * **电影改编**: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此场景基本忠于原著,但有一个显著改动:[[哈利]]并未被[[邓布利多]]施展[[石化咒]],而是被[[邓布利多]]亲口要求躲藏起来不要插手。这个改动是为了在视觉上给予主角更多的能动性,但也削弱了原著中[[哈利]]完全无能为力的绝望感。(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