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基本信息===== * 作者: [[J.K. 罗琳]] * 出版年份: 1999年 (英国) * 系列顺序: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三部 * 前作: [[哈利·波特与密室]] * 续作: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情节概述===== 故事始于 [[哈利·波特]] 在 [[德思礼]] 家的暑假。在一次剧烈的争吵中,他无意中对来访的 [[玛姬姑妈]] 施了魔法,使其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恐惧于自己会被 [[霍格沃茨]] 开除,哈利逃离了 [[女贞路]],并搭上了为落难巫师准备的 [[骑士公共汽车]]。在 [[破釜酒吧]],他意外地见到了 [[魔法部]] 部长 [[康奈利·福吉]],后者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安抚他留在 [[对角巷]] 直到开学。在此期间,哈利从 [[韦斯莱]] 先生那里得知,臭名昭著的杀人犯 [[小天狼星·布莱克]] 从巫师监狱 [[阿兹卡班]] 越狱,并且据信正在追捕哈利,意图为他的主人 [[伏地魔]] 复仇。 在前往 [[霍格沃茨]] 的列车上,负责看守 [[阿兹卡班]] 的恐怖生物——[[摄魂怪]]——前来搜捕布莱克,导致哈利因不堪回首的记忆而晕厥。新任的 [[黑魔法防御术]] 教师 [[莱姆斯·卢平]] 教授用一个强大的咒语赶走了 [[摄魂怪]]。由于布莱克的威胁,[[摄魂怪]] 被派驻在 [[霍格沃茨]] 的每个入口,它们的存在持续对哈利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对抗它们,卢平教授私下教导哈利学习高难度的 [[呼神护卫]] 咒。 本学年,三年级学生获准可以访问附近的巫师村庄 [[霍格莫德]]。然而,由于德思礼一家没有签署同意书,哈利无法前往。[[弗雷德·韦斯莱|弗雷德]] 和 [[乔治·韦斯莱]] 赠予他一张神奇的 [[活点地图]],这是一张能显示 [[霍格沃茨]] 城堡所有人和秘密通道的地图。哈利利用它偷偷溜进 [[霍格莫德]],并在那里无意中听到 [[小天狼星·布莱克]] 是他父母生前最好的朋友,也是他的教父,但正是他背叛了 [[波特]] 夫妇,将他们的藏身之处出卖给了 [[伏地魔]],并杀死了另一位朋友 [[小矮星彼得]]。 故事在学年接近尾声时达到高潮。[[罗恩·韦斯莱]] 的宠物老鼠“[[斑斑]]”失踪,种种迹象指向 [[赫敏·格兰杰]] 的猫“[[克鲁克山]]”。在 [[海格]] 的 [[鹰头马身有翼兽]] [[巴克比克]] 即将被处决的当晚,哈利、罗恩和赫敏前去安慰他,却在返回城堡的路上,“[[斑斑]]”突然出现并咬伤了罗恩。一只巨大的黑狗将罗恩和“[[斑斑]]”拖入了 [[打人柳]] 根部的一条地道。 哈利和赫敏紧随其后,最终到达了位于 [[霍格莫德]] 的 [[尖叫棚屋]]。他们发现那只黑狗是 [[阿尼马格斯]] 形态的 [[小天狼星·布莱克]]。随后赶到的 [[莱姆斯·卢平]] 揭示了全部真相:他自己是一名 [[狼人]];布莱克是无辜的;真正的叛徒是 [[小矮星彼得]],他也是一名 [[阿尼马格斯]],在过去十二年里一直伪装成罗恩的老鼠“[[斑斑]]”。布莱克和卢平迫使彼得现出原形,正当他们准备将彼得交给 [[魔法部]] 时,月圆之夜来临,卢平变身为失去理智的 [[狼人]]。在混乱中,[[小矮星彼得]] 逃走了。 在湖边,大量的 [[摄魂怪]] 包围了哈利和布莱克。在哈利即将失去意识时,一个强大的雄鹿形态的 [[守护神]] 出现,驱散了所有 [[摄魂怪]]。哈利起初以为是他的父亲显灵。布莱克被抓获并即将被施以“[[摄魂怪之吻]]”。在 [[阿不思·邓布利多]] 的巧妙暗示下,赫敏使用了她的 [[时间转换器]],带领哈利回到三小时前。他们成功地救下了 [[巴克比克]],并赶到湖边。这一次,哈利意识到拯救他的人正是未来的自己,他成功地召唤出强大的雄鹿 [[守护神]],救下了过去的自己和教父。最终,哈利和赫敏骑着 [[巴克比克]] 救走了 [[小天狼星·布莱克]],后者被迫再次开始逃亡生涯。 =====引入的关键角色、地点与概念===== 本书极大地扩展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世界观,引入了许多对后续情节至关重要的元素。 * **主要角色**: [[莱姆斯·卢平]]、[[小天狼星·布莱克]]、[[小矮星彼得]]、[[西比尔·特里劳妮]]。 * **魔法生物**: [[摄魂怪]]、[[鹰头马身有翼兽]] (特别是 [[巴克比克]])、[[博格特]]、[[格林迪洛]]。 * **地点**: 巫师监狱 [[阿兹卡班]]、巫师村庄 [[霍格莫德]] (包括 [[三把扫帚]] 酒吧和 [[蜂蜜公爵]] 糖果店)、[[尖叫棚屋]]。 * **魔法物品**: [[活点地图]]、[[时间转换器]]、[[火弩箭]]、[[骑士公共汽车]]。 * **魔法概念与咒语**: [[呼神护卫]] 咒、[[阿尼马格斯]] 变形、[[狼人]] 的特性。 * **历史背景**: 首次详细揭示了哈利父亲 [[詹姆·波特]] 和他的朋友们 (合称“[[掠夺者]]”) 的往事,以及他们与 [[西弗勒斯·斯内普]] 之间的复杂关系。 =====核心主题===== * **恐惧与希望**: //摄魂怪// 象征着抑郁与绝望,而 //[[呼神护卫]]// 咒则代表了希望与快乐回忆的力量,是战胜内心恐惧的具体体现。[[博格特]] 的存在也直接探讨了角色内心的具体恐惧。 * **偏见与接纳**: [[莱姆斯·卢平]] 作为 [[狼人]] 所遭受的社会排斥与自我厌恶,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对“异类”的偏见与不公。 * **真相与冤屈**: 整个故事围绕着为 [[小天狼星·布莱克]] 洗清冤屈展开,强调了表象之下可能隐藏着截然不同的真相,以及官方司法体系可能犯下的严重错误。 * **过去的影响**: “[[掠夺者]]”一代的恩怨情仇——深刻的友谊、不渝的忠诚与可耻的背叛——直接塑造并影响了哈利这一代的命运和人际关系。 =====在系列故事中的作用===== * **揭示背叛真相**: 澄清了 [[莉莉·波特|莉莉]] 和 [[詹姆·波特]] 被出卖的真相,将罪责从 [[小天狼星·布莱克]] 转向了 [[小矮星彼得]],后者在本书结尾的逃脱直接促成了第四部中 [[伏地魔]] 的复活。 * **引入关键人物**: 为哈利引入了两位重要的“父亲”形象——教父 [[小天狼星·布莱克]] 和导师 [[莱姆斯·卢平]],他们成为哈利与父母一代的重要情感连接,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 * **深化世界观**: 引入了 [[阿兹卡班]]、[[摄魂怪]] 和 [[霍格莫德]] 等重要设定,丰富了魔法世界的地理、社会和政治版图。 * **主角的成长**: 哈利成功掌握了高难度的 [[呼神护卫]] 咒,这是他魔法能力和心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他开始理解,正义与真相是复杂的,需要勇气去揭示和捍卫。 =====幕后信息===== * 本书是系列中唯一一部 [[伏地魔]] 本人未在当前时间线中出场或以任何形式现身的作品。 * [[J.K. 罗琳]] 曾表示,[[莱姆斯·卢平]] 的 [[狼人]] 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由污名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的一种隐喻。(Pottermore) * 电影改编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4年) 由阿方索·卡隆执导,其视觉风格和色调相较于前两部更为黑暗和成熟,为后续电影奠定了基调。(电影设定) * 电影改编中并未详细解释“[[掠夺者]]”四人组 (月亮脸、虫尾巴、大脚板、尖头叉子) 的具体身份及其与 [[活点地图]] 的关系,这一信息在原著中至关重要。(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