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分======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魔法计分与奖励系统 * 所有者 (Owners):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 制造者 (Maker): 未知,据信是[[霍格沃茨创始人]]在建校时创立的传统 =====描述与外观===== 学院分制度在[[霍格沃茨]]的门厅有一个实体化的、宏伟的视觉呈现。那里矗立着四个巨大的魔法沙漏,分别代表四个学院。这些沙漏并非装满沙子,而是装着代表各个学院的宝石: * **[[格兰芬多]]**: 红宝石 (Rubies) * **[[赫奇帕奇]]**: 黄宝石 (Topazes) * **[[拉文克劳]]**: 蓝宝石 (Sapphires) * **[[斯莱特林]]**: 绿宝石 (Emeralds) 每当有学生为自己的学院赢得加分,相应学院沙漏底部的宝石便会增加;反之,当学生被扣分时,宝石则会流回上方的球胆。这些沙漏会自动实时更新,无论加分或扣分的行为发生在城堡的任何地方,宝石数量都会立刻随之变动。这使得全校师生可以随时了解四个学院的得分情况。 =====魔法特性与用途===== 学院分是[[霍格沃茨]]用来激励学生遵守校规、努力学习和展现良好品德的核心机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学年末角逐[[学院杯]] (House Cup) 的归属。 * **加分**: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自己的学院赢得加分。常见原因包括: * 在课堂上正确回答高难度问题。 * 完成出色的课业或施展高超的魔法。 * 表现出非凡的勇气、道德正直或骑士精神。 * 协助教职工或为学校做出特殊贡献。 * **扣分**: 违反校规是导致扣分的主要原因。常见行为包括: * 夜间在外游荡或进入禁区(如[[禁林]])。 * 对教授或级长不敬。 * 在课堂上制造混乱或施法失败引发事故。 * 学生之间的争斗或欺凌行为。 * **授权人员**: 有权进行加分或扣分的人员包括: * 任何一位教授。 * 校长和副校长。 * 各学院的级长和男女学生会主席,但他们通常只能对普通学生进行扣分,且权限范围有限。 *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建立的[[学业调查团]]成员曾被授予扣分权力,此为特殊时期的例外情况。 =====历史===== 学院分制度是[[霍格沃茨]]最古老的传统之一,自建校以来便作为维系学院间良性竞争和管理学生行为的基石。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学院的集体荣誉感常常与得分高低紧密相连。一个学生的行为可能会为整个学院带来荣耀,也可能使其蒙羞。 这套体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保持着相对的公正,但也会受到个别教职工个人偏见的影响。例如,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就以频繁且不公地扣除[[格兰芬多]]学院的分数而闻名。 =====在故事中的作用===== 学院分制度在整个系列故事中多次成为情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波特]]、[[赫敏·格兰杰]]和[[纳威·隆巴顿]]因夜游被扣除共计 150 分,使[[格兰芬多]]的排名一落千丈,导致他们一度在学院内受到孤立。然而在年终宴会上,[[阿不思·邓布利多]]为哈利、[[罗恩·韦斯莱]]、赫敏和纳威的英勇行为分别加上了分数,最终使格兰芬多以十分的优势戏剧性地反超[[斯莱特林]],赢得了[[学院杯]]。 *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哈利和罗恩因击败蛇怪和揭露[[汤姆·里德尔]]的阴谋,为学院赢得了 400 分,巩固了[[格兰芬多]]的领先地位。 * 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学院分制度被[[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和她的[[学业调查团]]武器化。他们滥用权力,大肆扣除反对他们的学生的分数,尤其是[[邓布利多军]]的成员,使这套系统一度沦为压迫工具。 *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随着[[伏地魔]]势力控制[[霍格沃茨]],由食死徒[[阿米库斯·卡罗]]和[[阿莱克托·卡罗]]掌管纪律,传统的学院分制度名存实亡,被更为残酷的惩罚手段所取代。 =====幕后信息===== * **宝石差异**: 尽管在小说正文中明确指出[[赫奇帕奇]]的宝石是黄宝石 (Topazes),但在 Pottermore 网站的某些内容中,其代表宝石被描述为钻石 (Diamonds)。本词条以原著小说为最高依据。(Pottermore) * **电影改编**: 在电影系列中,门厅的学院分沙漏是一个标志性的场景道具,其视觉设计忠实地还原了书中的描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