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康金币======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魔法物质 * 所有者 (Owners): [[卢多·巴格曼]]、[[爱尔兰国家魁地奇队]]吉祥物 ([[小矮妖]]) * 制造者 (Maker): [[小矮妖]] (Leprechauns) =====描述与外观===== 拉普拉康金币 (Leprechaun Gold) 在外观上与巫师货币中的金[[加隆]]几乎一模一样,都是大个的金色硬币。在1994年的[[魁地奇世界杯]]上出现的拉普拉康金币,其一面印有爱尔兰的国家象征——三叶草,另一面则印着[[小矮妖]]的脸。它们被变出来时,会在空中划出闪亮的弧线,并发出叮当的响声,极具迷惑性。 =====魔法特性与用途===== 拉普拉康金币最核心的魔法特性是它的 **短暂性**。作为一种被凭空变造出来的物品,它会在几个小时后自动消失,变回虚无。 * **[[冈普基本变形法则]]**: 这种金币的存在与消失是[[冈普基本变形法则]]的一个典型例证。该法则规定了变形术的五个主要例外,其中之一便是不能凭空创造出真正的钱币。拉普拉康金币虽然看起来像钱,但没有实际价值,也无法永久存在,是一种虚假的财富。 * **庆祝与娱乐**: 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一种娱乐和庆祝手段。例如,在[[魁地奇世界杯]]上,[[爱尔兰国家魁地奇队]]的吉祥物——一群[[小矮妖]]——在空中制造了一场壮观的“黄金雨”,将这些金币洒向观众席,以烘托气氛。 * **欺诈行为**: 由于其外观与真[[加隆]]无异,它有时被用于欺诈。[[卢多·巴格曼]]就曾用拉普拉康金币来偿还他欠[[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以及[[妖精]]们的赌债,这种行为构成了严重的欺骗。 =====历史===== 拉普拉康金币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1994年于[[达特穆尔]]举行的第四百二十二届[[魁地奇世界杯]]决赛上,[[爱尔兰国家魁地奇队]]的吉祥物[[小矮妖]]在赛前和爱尔兰队每次得分时,都会向空中抛洒大量的拉普拉康金币。许多观众,包括[[哈利·波特]]和[[罗恩·韦斯莱]],都收集了这些金币。[[罗恩·韦斯莱|罗恩]]还用它为哈利买了一副价值十个[[加隆]]的[[全景望远镜]],但第二天早上,他钱包里的所有拉普拉康金币都消失了。这让他非常懊恼,也让他第一次向哈利解释了关于不能凭空变出钱币的魔法法则。 后来,魔法体育运动司司长[[卢多·巴格曼]]利用拉普拉康金币支付了他在世界杯上输给[[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的赌注。当韦斯莱兄弟发现金币消失后,他们试图向巴格曼讨要真正的[[加隆]],但巴格曼却以他们年龄太小不应赌博为由赖账。巴格曼同样试图用这种假币偿还欠[[妖精]]的巨额债务,这进一步加剧了他的困境,并最终导致他在[[第二次巫师战争]]期间为躲债而销声匿迹。 =====在故事中的作用===== * **解释魔法世界的经济法则**: 拉普拉康金币是向读者解释[[冈普基本变形法则]]的关键道具,阐明了魔法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在创造有持久价值的物质(如金钱)方面存在限制。 * **推动次要情节**: 它直接引发了韦斯莱兄弟与[[卢多·巴格曼]]之间的冲突,这个次要情节贯穿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大部分内容,并成为双胞胎渴望创业资金、最终开设“[[韦斯莱魔法把戏坊]]”的动机之一。 * **塑造角色**: 此事件凸显了[[罗恩·韦斯莱]]因家庭经济状况而产生的敏感与自卑,同时也揭示了[[卢多·巴格曼]]轻浮、不负责任且道德败坏的性格。 * **丰富世界观**: 它展示了[[小矮妖]]这种魔法生物的特性,并间接强调了[[妖精]]对于真正贵金属的专业知识和严肃态度。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虽然保留了[[魁地奇世界杯]]上[[小矮妖]]洒下金币的场景,但关于[[卢多·巴格曼]]用它来欺骗韦斯莱兄弟和[[妖精]]的整个次要情节被完全删减。(电影设定) * **游戏设定**: 在一些《哈利・波特》相关的电子游戏中(如乐高哈利·波特系列),拉普拉康金币有时会作为一种临时的、会消失的奖励出现,这呼应了原著中的设定。(游戏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