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蠟樹街======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麻瓜]]住宅区街道 * **地点 (Location):** [[英国]],[[萨里郡]],[[小惠金区]]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德思礼一家]] ([[威农·德思礼]]、[[佩妮·德思礼]]、[[达力·德思礼]])、[[哈利·波特]]、[[阿拉贝拉·费格]]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典型的[[麻瓜]]郊区环境、整齐划一的建筑、强大的古代血缘[[魔法]]保护 =====描述与历史===== 水蠟樹街是位于[[萨里郡]][[小惠金区]]的一条十分普通的[[麻瓜]]街道。这里的房屋外观和布局几乎完全相同,拥有修剪整齐的草坪,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甚至到了刻板的程度。这条街的居民,尤其是居住在四号的[[德思礼一家]],极度追求正常,并厌恶任何与“神秘”或“不正常”沾边的人和事。 水蠟樹街四號是[[德思礼一家]]的住所,也是[[哈利·波特]]童年时期被迫寄居的地方。1981年11月1日,在[[伏地魔]]杀害了[[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后,[[阿不思·邓布利多]]将尚在襁褓中的哈利送到了这里,交由他唯一的亲人——姨妈[[佩妮·德思礼]]抚养。基于莉莉为保护儿子牺牲自己而产生的强大血缘[[魔法]],[[邓布利多]]施下了一道保护咒。只要哈利能将水蠟樹街四號称为“家”,并且在年满十七岁前每年夏天都回到此处,他就能在这里免受[[伏地魔]]及其追随者的伤害。 这道强大的保护在1997年7月27日,哈利永远离开水蠟樹街时失效。 =====在故事中的作用===== 水蠟樹街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它象征着哈利所厌恶的、充满压迫和乏味的[[麻瓜]]世界,与充满奇迹的[[巫师界]]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哈利而言,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牢而非家园。 另一方面,由于血缘[[魔法]]的保护,水蠟樹街四號也是哈利在[[霍格沃茨]]之外最安全的地方。这种矛盾的设定——一个充满痛苦回忆却又无法被[[伏地魔]]侵犯的避难所——贯穿了整个系列。 系列中的许多关键事件都发生或起始于此: * 1991年,哈利在此处收到无数封来自[[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 * 1992年,家养小精灵[[多比]]的出现和引发的“布丁事件”。 * 1993年,哈利无意中对来访的[[玛姬姑妈]]施法,使其膨胀并飘走。 * 1995年,哈利和表哥[[达力·德思礼]]在街上遭到两名[[摄魂怪]]的袭击。 * 1997年,[[凤凰社]]在此处集结,护送哈利安全转移,即“七个波特”行动的起点。 =====已知区域===== * **[[水蠟樹街四號]] (Number 4, Privet Drive):** [[德思礼一家]]的住宅,也是故事的核心地点。 * 楼梯下的碗柜:哈利童年时期的卧室,空间狭小且布满蜘蛛。 * 哈利的卧室:原是达力的第二间卧室,用来堆放他多余的玩具和物品。 * 起居室:[[德思礼一家]]看电视和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许多冲突发生的场所。 * **紫藤路 (Wisteria Walk):** [[阿拉贝拉·费格]]太太的住所,她是[[凤凰社]]安插在此监视哈利的[[哑炮]]。 * **木兰花路与木兰花新月街 (Magnolia Road and Magnolia Crescent):** 邻近的街道,哈利在吹胀[[玛姬姑妈]]后曾在此游荡,并第一次见到了[[骑士公共汽车]]。 * **游乐场 (Playground):** 哈利和达力遭遇[[摄魂怪]]袭击的地点。 =====幕后信息===== * J.K. 罗琳在 Pottermore 网站上提到,她选择 “Privet” (水蠟树)作为街道的名字,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郊区树篱植物,象征着[[德思礼一家]]渴望与外界隔绝、维护隐私和维持表面正常的愿望。这个名字完美地体现了该地点的“郊区式自鸣得意”感。(Pottermore) * 在电影改编中,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水蠟樹街的场景是在[[英国]]伯克郡布拉克内尔的皮克特街12号拍摄的。后续电影则主要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搭建的布景中完成拍摄。(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