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蠟樹街四號======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麻瓜]]住宅 * 地点 (Location): 萨里郡,小惠金区 (Little Whinging, Surrey)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德思礼]]一家([[弗农·德思礼]]、[[佩妮·德思礼]]、[[达力·德思礼]]),以及[[哈利·波特]](1981年-1997年暑期)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一座外表极为普通、整洁的郊区房屋,被施加了强大的[[血缘保护咒]],以保护[[哈利·波特]]的安全。 =====描述与历史===== 水蠟樹街四號是[[德思礼]]一家的住所,位于伦敦萨里郡的小惠金区。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方形建筑,拥有四间卧室,与周围的房屋几乎一模一样,体现了[[德思礼]]夫妇对“正常”和“体面”生活的极端追求。房屋内外总是被打理得一尘不染,花园也修剪得整整齐齐。 1981年11月1日,在[[詹姆·波特]]与[[莉莉·波特]]被[[伏地魔]]杀害后,[[阿不思·邓布利多]]、[[米勒娃·麦格]]和[[鲁伯·海格]]将尚在襁褓中的[[哈利·波特]]送到了这里,交由他唯一的亲人——姨妈[[佩妮·德思礼]]抚养。 在来到[[霍格沃茨]]之前,哈利一直住在楼梯下的碗柜里。在他十一岁生日后,为了躲避雪片般飞来的[[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他才被不情愿地转移到达力的第二间卧室。这栋房子是哈利童年时期遭受情感忽视与精神虐待的场所,但也因其母亲[[莉莉·波特]]的牺牲而成为他最安全的避风港。[[邓布利多]]施下的古老[[魔法]],即[[血缘保护咒]],使得只要哈利还能称这个有他母亲血亲在的地方为“家”,他在那里就不会受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的伤害。这个保护咒会在哈利年满十七岁,或他永远不再将此地视为家时失效。 =====在故事中的作用===== 水蠟樹街四號在整个系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哈利在暑假期间的“牢笼”,也是保护他免受外部魔法世界威胁的“堡垒”。 * **童年的象征与保护的起点**:它是哈利童年不幸的象征,也是[[莉莉·波特]]母爱牺牲形成[[血缘保护咒]]的核心地点。 * **与魔法世界的连接点**:尽管[[德思礼]]一家极力排斥魔法,但这里却是魔法世界力量反复介入的舞台。例如,无数[[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通过壁炉涌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家养小精灵[[多比]]的出现与警告(//《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意外对[[玛姬姑妈]]施法(//《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韦斯莱]]一家通过被堵住的壁炉前来拜访(//《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凤凰社的保护据点**:在[[伏地魔]]回归后,此地成为[[凤凰社]]重点监视和保护的对象。在遭遇[[摄魂怪]]袭击后,[[凤凰社]]的先遣警卫队将哈利从这里护送至[[格里莫广场12号]](//《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保护咒的终结**:1997年,哈利在十七岁生日前夕永远地离开了水蠟樹街四號。在他离开的那一刻,[[血缘保护咒]]被打破,随后发生了“七个波特”的空中追逐战,标志着哈利彻底告别了童年的庇护所,全面投入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已知区域===== * **楼梯下的碗柜 (The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哈利最初的“卧室”,狭小、布满蜘蛛网,象征着他在[[德思礼]]家所受的虐待与忽视。 * **哈利的卧室 (Harry's Bedroom)**:原是[[达力·德思礼]]的第二间卧室,堆放他多余的玩具和物品。哈利搬入后,这里成为他存放[[魔法]]物品、课本和与朋友通信的私人空间。地板下有一块活动的木板,被哈利用于藏匿重要物品。 * **客厅 (Living Room)**:[[德思礼]]一家看电视和接待客人的地方,也是许多关键事件的发生地,如[[弗农姨父]]试图销毁录取通知书、[[多比]]用悬停咒砸坏布丁、[[韦斯莱]]先生炸开壁炉等。 * **厨房 (Kitchen)**:[[佩妮姨妈]]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德思礼]]一家用餐和哈利经常被训斥的地方。 =====幕后信息===== * J.K. 罗琳曾提到,“水蠟樹街 (Privet Drive)”这个名字的灵感来自于她对一种极具郊区气息、带有限制感的植物的印象。(Pottermore) * 在电影改编中,第一部电影所使用的房屋是位于伯克郡布拉克内尔的一处真实住宅。由于拍摄对该社区造成不便,从第二部电影开始,制片方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按1:1的比例复制搭建了水蠟樹街的场景。(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