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夫‧昆爵====== =====简介===== 盧夫‧昆爵 (Rufus Scrimgeour) 是在[[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接替[[康尼留斯·夫子]]的[[魔法部部長]]。在此之前,他曾擔任[[正氣師]]辦公室的主任,以其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強硬作風而聞名。昆爵代表了魔法部在意識到[[佛地魔]]回歸後,轉向更為積極和務實的對抗姿態。然而,他與[[哈利·波特]]之間的關係始終緊張,因為他試圖利用哈利作為魔法部的政治宣傳工具。儘管如此,他最終在魔法部淪陷時,因拒絕透露哈利的下落而英勇犧牲,展現了其非凡的勇氣與原則。 =====生平===== ====早年與正氣師生涯==== 昆爵的早年生活在書中並未詳述。他是一位非常能幹的巫師,憑藉其卓越的能力和與黑巫師鬥爭的豐富經驗,最終晉升為[[魔法部]]內[[正氣師]]辦公室的主任。在他的領導下,正氣師們逮捕了許多食死人,為他贏得了強悍、果決的聲譽。 ====晉升魔法部部長==== 在1996年夏天,[[康尼留斯·夫子]]因長期否認[[佛地魔]]回歸而被迫下台後,盧夫‧昆爵被任命為新一任的[[魔法部部長]]。巫師界普遍對此任命表示歡迎,認為他強硬的作風正是應對日益嚴峻的黑暗勢力所需要的。上任後,他立即採取了一系列更嚴厲的措施,例如逮捕了嫌疑犯[[史坦·桑派]],儘管[[阿不思·鄧不利多]]認為史坦是無辜的。 ====與哈利·波特的互動==== 昆爵上任後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說服[[哈利·波特]]公開支持[[魔法部]],將其塑造成為魔法部的 “吉祥物” 或 “天選之人”,以提振公眾士氣。他在1996年聖誕節期間親自拜訪了[[洞穴屋]],試圖拉攏哈利,並打探[[阿不思·鄧不利多]]的計劃,但遭到了哈利的斷然拒絕。哈利認為昆爵只是在重蹈覆轍,更關心魔法部的表面形象而非真正採取有效的行動。 在[[阿不思·鄧不利多]]去世後,昆爵負責執行其遺囑。他親自前往[[洞穴屋]]向[[哈利·波特]]、[[榮恩·衛斯理]]和[[妙麗·格蘭傑]]宣讀遺囑,並以《限制潛在危險魔法物品法》為由,扣留了遺贈給哈利的[[葛萊分多寶劍]]。他對鄧不利多將[[熄燈器]]、//吟遊詩人皮陀故事集// 和第一支[[金探子]]留給三人的動機充滿懷疑,並對他們進行了盤問,這進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不信任。 ====隕落==== 1997年8月1日,[[食死人]]成功滲透並攻陷了[[魔法部]]。盧夫‧昆爵在政變中被捕。[[佛地魔]]和他的追隨者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折磨,試圖逼問出[[哈利·波特]]的藏身之處。然而,昆爵堅守住了底線,沒有透露任何信息,最終被殺害。儘管哈利生前與他有諸多摩擦,但在得知昆爵是為了保護自己而死時,內心也湧起了一股 “感激的暖流”。 =====外貌与性格===== ====外貌==== 書中將昆爵的外貌比作一頭 “老獅子”。他有著一頭黃褐色的頭髮和濃密的眉毛,看起來就像獅子的鬃毛。他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鏡片後是一雙銳利的黃眼睛。他的臉上佈滿了歲月和戰鬥留下的皺紋,給人一種飽經風霜、堅韌不拔的印象。此外,他走路時略帶跛行,顯示出他可能在過去的戰鬥中受過傷。 ====性格==== 昆爵是一位務實、果斷且略顯冷酷的領導者。與前任[[康尼留斯·夫子]]的優柔寡斷和逃避現實相比,他更加堅定和務實。作為一名前[[正氣師]],他習慣於採取主動和強硬的手段。然而,他也是一位精明的政客,非常注重公眾形象和魔法部的權威,這也導致他試圖將哈利政治化的行為。儘管他有時為了達成目的而不擇手段,但他內心深處擁有巨大的勇氣和堅定的原則,這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刻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魔法能力与技巧===== 作為前[[正氣師]]辦公室主任和[[魔法部部長]],盧夫‧昆爵無疑是一位法力高強、戰鬥技巧精湛的巫師。 * **決鬥與防禦魔法**:他漫長的[[正氣師]]生涯意味著他在[[決鬥]]、[[防禦與反擊詛咒]]方面擁有頂尖的水平。 * **領導能力**:他能夠領導整個[[正氣師]]團隊,並在危機時刻執掌[[魔法部]],顯示出卓越的領導和戰略才能。 * **意志力**:他擁有極其強大的意志力,能夠在[[佛地魔]]親自施加的酷刑下,依然保守住關於哈利的秘密。 書中並未詳細描述他使用的具體咒語或其[[魔杖]]規格。 =====人際关系===== * **[[哈利·波特]]**:兩人關係緊張且充滿不信任。昆爵視哈利為一個可以提升魔法部聲望的象徵,而哈利則反感昆爵的政治手段,認為他與[[康尼留斯·夫子]]在本質上沒有區別。然而,在昆爵犧牲後,哈利對他產生了敬意和感激。 * **[[阿不思·鄧不利多]]**:他們之間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昆爵希望鄧不利多與[[魔法部]]分享他的計劃,但鄧不利多堅持獨立行動,兩人曾為此發生過激烈爭吵。儘管目標一致(擊敗[[佛地魔]]),但他們在策略和信任層面上存在鴻溝。 * **[[康尼留斯·夫子]]**:昆爵是夫子的繼任者。巫師社會普遍認為昆爵比夫子更能勝任戰時部長的職位。 * **[[桃樂絲·恩不里居]]**:值得注意的是,在昆爵的任期內,[[桃樂絲·恩不里居]]依然在魔法部擔任要職,這讓哈利感到非常憤怒,也側面反映了昆爵在政治上可能做出了一些務實但有爭議的妥協。 =====名字词源===== * **Rufus**:一個拉丁名字,意為“紅褐色的”或“紅頭髮的”。這很可能與他黃褐色、如獅鬃般的頭髮相呼應。 * **Scrimgeour**:一個蘇格蘭的姓氏。詞根 “Scrim” 可指小規模的戰鬥或衝突 (skirmish),而 “Scrimgeour” 在古語中可以指擊劍者或鬥士。這個名字完美地契合了他作為一名資深戰士和前[[正氣師]]首領的身份。 =====幕后信息===== * **電影改編**:在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中,盧夫‧昆爵由演員比爾·奈伊 (Bill Nighy) 飾演。電影中增加了一段他在魔法部大廳向媒體發表演講的場景,強調魔法部依然強大並致力於保護民眾,這是原著小說中沒有的情節。(電影設定) * **角色形象**:昆爵的角色代表了在巨大危機面前,官方機構可能採取的強硬但未必完全正確的應對方式,他與鄧不利多和哈利之間的衝突,體現了個人自由與集體安全之間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