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巫师战争====== =====简介===== 第二次巫师战争 (Second Wizarding War) 是一场发生于1995年至1998年间的全球性魔法冲突。战争的核心是 [[伏地魔]] 及其追随者(统称为 [[食死徒]])试图推翻 [[魔法部]],建立一个基于 //纯血统至上// 理念的新秩序,并最终征服整个巫师和麻瓜世界。 与之对抗的是由 [[阿不思·邓布利多]] 领导的 [[凤凰社]]、由 [[哈利·波特]] 领导的 [[邓布利多军]],以及在战争后期加入的 [[霍格沃茨]] 师生和魔法部正义力量。这场战争的根源可追溯至 [[第一次巫师战争]],并因 [[伏地魔]] 的复活而全面爆发,最终以 [[霍格沃茨大战]] 的结束和 [[伏地魔]] 的败亡而告终。 =====战争背景与起因===== 第二次巫师战争的种子在 [[第一次巫师战争]] 结束时便已埋下。尽管 [[伏地魔]] 在1981年试图杀害婴儿 [[哈利·波特]] 时被自己的咒语反弹而击败,但他并未真正死亡。通过制造一系列 [[魂器]],他将自己的灵魂分裂,得以幸存。 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1995年6月24日,[[伏地魔]] 在 [[小汉格顿]] 的墓地中成功复活。然而,时任魔法部部长的 [[康奈利·福吉]] 出于对权力和秩序的恐惧,拒绝承认 [[伏地魔]] 回归的事实,反而对 [[哈利·波特]] 和 [[阿不思·邓布利多]] 展开了一场长达一年的污名化运动。魔法部的姑息与否认,为 [[伏地魔]] 及其 [[食死徒]] 在暗中集结力量、招募盟友(如 [[巨人]] 和 [[摄魂怪]])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冲突不可避免地走向全面爆发。 =====主要阶段与重大事件===== * **秘密战争阶段 (1995年 - 1996年)** * **伏地魔的回归:** 1995年6月,[[伏地魔]] 在 [[三强争霸赛]] 的最后阶段复活,并杀害了 [[塞德里克·迪戈里]]。 * **凤凰社的重组:** [[阿不思·邓布利多]] 迅速重组 [[凤凰社]],秘密地开始对抗 [[伏地魔]] 的行动。 * **邓布利多军的成立:** 在 [[霍格沃茨]],由于魔法部派来的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拒绝教授实用的 [[黑魔法防御术]],[[哈利·波特]]、[[赫敏·格兰杰]] 和 [[罗恩·韦斯莱]] 秘密组织了 [[邓布利多军]]。 * **神秘事务司之战:** 1996年6月,[[伏地魔]] 引诱哈利前往 [[魔法部]] 的 [[神秘事务司]]。[[邓布利多军]] 成员与 [[食死徒]] 展开激战,[[凤凰社]] 成员及时赶到。战斗中,[[小天狼星布莱克]] 阵亡。[[伏地魔]] 亲自现身,与 [[邓布利多]] 对决,其回归的事实被魔法部部长 [[康奈利·福吉]] 亲眼目睹,再也无法否认。 * **公开战争阶段 (1996年 - 1997年)** * **恐怖活动升级:** [[伏地魔]] 的回归被公之于众后,[[食死徒]] 开始在巫师和麻瓜世界制造大规模的破坏和谋杀,例如摧毁布罗克代尔桥。 * **邓布利多的陨落:** [[伏地魔]] 命令 [[德拉科·马尔福]] 刺杀 [[邓布利多]]。尽管计划屡次失败,但 [[食死徒]] 最终于1997年6月通过 [[消失柜]] 侵入 [[霍格沃茨]]。在 [[天文塔之战]] 中,[[阿不思·邓布利多]] 在身中诅咒且虚弱的情况下,被 [[西弗勒斯·斯内普]] 按照他自己的命令杀死。 * **黑魔王统治时期 (1997年 - 1998年)** * **魔法部的陷落:** 1997年8月1日,[[食死徒]] 发动政变,成功控制了 [[魔法部]]。部长 [[鲁弗斯·斯克林杰]] 被杀害,[[皮尔斯·辛克尼斯]] 成为傀儡部长。 * **恐怖统治:** 魔法部在 [[伏地魔]] 的控制下,建立了 [[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对麻瓜出身的巫师进行残酷迫害。[[霍格沃茨]] 也由 [[食死徒]] 接管。 * **魂器追寻之旅:** [[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 和 [[赫敏·格兰杰]] 未返回学校,开始遵照 [[邓布利多]] 的遗愿,寻找并摧毁 [[伏地魔]] 的所有 [[魂器]]。在此期间,发生了 [[七个波特之战]],[[疯眼汉穆迪]] 阵亡;[[多比]] 在将众人从 [[马尔福庄园]] 解救出来后牺牲。 * **霍格沃茨大战与战争结束 (1998年)** * **最后的决战:** 1998年5月2日,哈利三人返回 [[霍格沃茨]] 寻找最后一个 [[魂器]],引发了战争的最终决战——[[霍格沃茨大战]]。 * **重大伤亡:** 战役异常惨烈,众多角色阵亡,包括 [[弗雷德·韦斯莱]]、[[莱姆斯·卢平]]、[[尼法朵拉·唐克斯]] 和 [[科林·克里维]] 等。 * **伏地魔的败亡:** 在战斗中,[[纳威·隆巴顿]] 用 [[格兰芬多宝剑]] 摧毁了最后一个 [[魂器]]——[[纳吉尼]]。最终,[[哈利·波特]] 在理解了 [[老魔杖]] 忠诚的真相后,与 [[伏地魔]] 正面对决。[[伏地魔]] 的索命咒被反弹,他被自己的咒语杀死,第二次巫师战争宣告结束。 =====参战方===== =====伏地魔阵营===== * **领导者:** [[伏地魔]] * **核心组织:** [[食死徒]] (Death Eaters),包括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卢修斯·马尔福]]、[[西弗勒斯·斯内普]] (作为双面间谍) 等。 * **盟友与仆从:** * [[摄魂怪]] (Dementors) * [[巨人]] (Giants) * [[狼人]] (Werewolves),由 [[芬里尔·格雷伯克]] 领导。 * 大量被 [[夺魂咒]] 控制的魔法部官员。 =====反伏地魔阵营===== * **核心组织:** * [[凤凰社]] (Order of the Phoenix),由 [[阿不思·邓布利多]] 建立和领导。 * [[邓布利多军]] (Dumbledore's Army),由 [[哈利·波特]] 训练和领导。 * **主要力量:**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霍格沃茨]] 的教职员工和学生。 * 在 [[伏地魔]] 垮台后由 [[金斯莱·沙克尔]] 领导的 [[魔法部]] 正义力量。 * 众多不愿屈服于黑暗势力的巫师家庭和个人。 =====战争后果===== * **政治重建:** [[伏地魔]] 和绝大多数 [[食死徒]] 被击毙或被捕并关押于 [[阿兹卡班]]。[[金斯莱·沙克尔]] 成为新任魔法部部长,领导了对魔法部的彻底改革,清除了腐败和纯血统偏见。 * **社会影响:**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生命损失,但也使得巫师社会空前团结。战后,以 [[哈利·波特]]、[[赫敏·格兰杰]] 和 [[罗恩·韦斯莱]] 为代表的新一代,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魔法世界。 * **个人影响:** [[哈利·波特]] 作为“活下来的男孩”,最终完成了他的使命,并得以过上正常的生活。 =====幕后信息===== * **名称来源:** “第二次巫师战争”这一名称在小说中并未被明确使用,书中角色通常只称其为“战争”。该术语是粉丝和社群为了与 [[伏地魔]] 第一次掌权时期(即 [[第一次巫师战争]])相区分而广泛采用的,现已被官方补充材料所接受(Pottermore)。 * **电影改编:** 电影系列通过逐渐变暗的色调、日益紧张的配乐以及更加宏大的战斗场面,在视觉上强调了战争不断升级的残酷性和绝望感,尤其是在最后两部电影中对 [[霍格沃茨大战]] 的描绘。(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