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不利多軍隊====== =====简介===== 鄧不利多軍隊 (Dumbledore's Army),簡稱 **D.A.**,是一個由 [[哈利・波特]]、[[榮恩・衛斯理]] 與 [[妙麗・格蘭傑]] 於 1995 年在 [[霍格華茲]] 秘密成立的學生組織。該組織的核心目標是反抗由 [[魔法部]] 強行指派的黑魔法防禦術教授 [[桃樂絲・恩不里居]] 所推行的純理論教學,並秘密學習實用的防禦魔法,以應對 [[佛地魔王]] 的回歸。在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D.A. 演變為校內的學生反抗運動核心,並在最終的 [[霍格華茲大戰]] 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歷史===== =====成立背景===== 在 [[哈利・波特]] 的五年級(1995-1996學年),[[魔法部]] 長 [[康尼留斯・夫子]] 為掩蓋 [[佛地魔]] 回歸的真相並削弱 [[阿不思・鄧不利多]] 在 [[霍格華茲]] 的影響力,指派其高級政務次長 [[桃樂絲・恩不里居]] 擔任新的 [[黑魔法防禦術]] 教授。恩不里居的課程完全禁止學生施展任何咒語,只教授空洞的理論,這讓許多學生感到憂慮和不滿。 有鑑於此,[[妙麗・格蘭傑]] 提議成立一個秘密的學習小組,由哈利擔任教師,因為他擁有豐富的對抗黑魔法的實戰經驗。最初在 [[豬頭酒吧]] 舉行的秘密會議上,共有二十八名來自 [[葛來分多]]、[[赫夫帕夫]] 和 [[雷文克勞]] 的學生簽名加入了這個團體。 =====集會與訓練===== D.A. 的成員們在家庭小精靈 [[多比]] 的建議下,發現了 [[萬應室]] 作為他們秘密集會的絕佳地點。[[萬應室]] 能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變換形態,為他們提供了練習咒語所需的一切,包括決鬥用的軟墊和用於練習昏迷咒的假人。 為了確保通訊的隱密性,妙麗對一批假的 [[加隆]] 施了魔法。每當哈利設定下一次集會時間時,硬幣的邊緣數字就會改變,並且會發熱提醒成員查看。這個設計的靈感來自於 [[食死人]] 使用的 [[黑魔標記]]。 在哈利的指導下,成員們學習了多種實用咒語,包括: * [[繳械咒]] (//Expelliarmus//) * [[昏擊咒]] (//Stupefy//) * [[屏障咒]] (//Protego//) * [[整整,石化!]] (//Petrificus Totalus//) * [[護法咒]] (//Expecto Patronum//) * 其他各種魔咒、毒咒與反咒。 =====暴露与解散===== D.A. 的活動最終因成員 [[毛莉・邊坑]] 的背叛而暴露。毛莉的母親在 [[魔法部]] 工作,她在恩不里居的壓力下告密。由於妙麗在簽名羊皮紙上施了惡咒,毛莉的臉上長出了一片膿皰組成的“告密者”字樣。 為了保護哈利及其他成員,[[阿不思・鄧不利多]] 挺身而出,聲稱這個組織是他組建的,並將其命名為 “鄧不利多軍隊”,從而承擔了所有責任。這使得他被迫離開 [[霍格華茲]],而 D.A. 也隨之解散。儘管組織解散,其核心成員在學期末參與了 [[神秘部門之戰]],運用他們所學的技巧對抗 [[食死人]]。 =====第二次巫师战争中的重组===== 在 1997-1998 學年,隨著 [[佛地魔]] 控制 [[魔法部]],[[霍格華茲]] 由 [[賽佛勒斯・石內卜]] 接管,並由食死人兄妹 [[艾米克・卡羅]] 與 [[艾朵・卡羅]] 教授黑魔法。在這種高壓統治下,[[奈威・隆巴頓]]、[[金妮・衛斯理]] 和 [[露娜・羅古德]] 重新啟動了鄧不利多軍隊,將其轉變為一個反抗組織。 他們在校內進行各種抵抗活動,例如在牆上塗寫支持哈利的標語、釋放被卡羅兄妹懲罰的學生等。[[萬應室]] 再次成為他們的總部和避難所。當哈利、榮恩和妙麗返回 [[霍格華茲]] 尋找 [[分靈體]] 時,D.A. 成員通過魔法加隆集結起來,成為了 [[霍格華茲大戰]] 中對抗 [[佛地魔]] 及其軍隊的中堅力量。 =====已知成員===== **創始人與領導者** * [[哈利・波特]] (教師) * [[妙麗・格蘭傑]] (共同創始人) * [[榮恩・衛斯理]] (共同創始人) * [[奈威・隆巴頓]] (第二次巫師戰爭時期領導者) * [[金妮・衛斯理]] (第二次巫師戰爭時期領導者) * [[露娜・羅古德]] (第二次巫師戰爭時期領導者) **葛來分多成員** * [[弗雷・衛斯理]] * [[喬治・衛斯理]] * [[李・喬丹]] * [[安吉麗娜・強森]] * [[艾莉西亞・史賓特]] * [[凱蒂・貝爾]] * [[文妲・布朗]] * [[帕瓦蒂・佩蒂爾]] * [[西莫・斐尼干]] * [[丁・湯瑪斯]] * [[柯林・克利維]] * [[丹尼・克利維]] **赫夫帕夫成員** * [[厄尼・麥克米蘭]] * [[漢娜・艾寶]] * [[蘇珊・波恩]] * [[賈斯汀・方列里]] * [[柴克・史密]] **雷文克勞成員** * [[張秋]] * [[毛莉・邊坑]] (告密者) * [[芭瑪・佩蒂爾]] * [[麥可・寇那]] * [[泰瑞・布特]] * [[安東尼・金坦]] =====名字的由來===== 組織的名稱是在第一次集會上討論決定的。最初的提議包括 “反恩不里居聯盟”、“魔法部去死團” 等。[[張秋]] 提議使用較為低調的 “防禦協會” (Defence Association),其縮寫 **D.A.** 受到歡迎。然而,[[金妮・衛斯理]] 最終提議了 “鄧不利多軍隊” (Dumbledore's Army),這個名字不僅表達了成員們對 [[鄧不利多]] 的忠誠,也巧妙地諷刺了 [[魔法部]] 對鄧不利多意圖組織私人軍隊的妄想。這個名字最終被全體成員接納。 =====幕後信息===== * **電影改編差異:** 在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中,背叛 D.A. 的是 [[張秋]] 而非 [[毛莉・邊坑]]。電影中,[[張秋]] 是在 [[桃樂絲・恩不里居]] 的壓力下,被迫喝下 [[吐真劑]] 後才吐露了實情,而非主動告密。這一改動在粉絲群體中引發了廣泛討論。(電影設定) * **妙麗的靈感:** [[J.K. 羅琳]] 曾表示,[[妙麗・格蘭傑]] 創造魔法加隆通訊方式的靈感,是源於 [[食死人]] 用 [[黑魔標記]] 互相聯繫的方式,她想用一種相似的魔法來做好事。(作者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