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沃茨之戰====== =====基本信息===== * **日期 (Date):** 1998年5月2日 * **地点 (Location):**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及其周边地区,包括[[霍格莫德]]和[[禁林]] * **参战方 (Belligerents):** - **霍格沃茨防御方:** [[凤凰社]]、[[邓布利多军]]、[[霍格沃茨]] 师生(大部分未成年学生被疏散)、校友、被[[米勒娃·麦格]]教授激活的[[霍格沃茨的盔甲]]与雕像、[[人马]](后期加入)、由[[克利切]]领导的[[家养小精灵]] - **伏地魔军:** [[伏地魔]]、[[食死徒]]、[[狼人]]、[[巨人]]、[[摄魂怪]]、被[[夺魂咒]]控制者、[[八眼巨蛛]] * **结果 (Outcome):** 霍格沃茨防御方取得决定性胜利;[[伏地魔]]被[[哈利·波特]]击败并彻底死亡;[[第二次巫师战争]]结束。 =====战役背景===== 霍格沃茨之戰是[[第二次巫师战争]]的终极决战。在[[邓布利多]]死后,[[哈利·波特]]、[[赫敏·格兰杰]]和[[罗恩·韦斯莱]]遵照其遗嘱,致力于寻找并摧毁[[伏地魔]]的[[魂器]]。当他们得知最后一个未知的[[魂器]]藏在[[霍格沃茨]]城堡内时,三人通过[[阿不福思·邓布利多]]在[[猪头酒吧]]的秘密通道返回学校。 他们的归来迅速惊动了[[食死徒]]。[[伏地魔]]集结了他的全部军队,包围了[[霍格沃茨]],并向校方发出最后通牒:交出[[哈利·波特]],否则将踏平城堡。在[[米勒娃·麦格]]教授的领导下,校方拒绝了这一要求,并立即组织防御。未成年学生被疏散,而[[凤凰社]]与[[邓布利多军]]的成员则纷纷赶来,与留守的教职员工和高年级学生共同准备迎战。 =====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全面进攻==== 战役随着[[伏地魔]]打破城堡的[[防御咒语]]而正式打响。[[食死徒]]和黑暗生物从四面八方涌入[[霍格沃茨]]场地,与防御者们展开激战。战斗在城堡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从庭院到走廊,再到各个[[公共休息室]]。 在这一阶段,[[珀西·韦斯莱]]与家人和解并加入了战斗,但不幸的是,他的弟弟[[弗雷德·韦斯莱]]在一次爆炸中牺牲。[[莱姆斯·卢平]]与[[尼法朵拉·唐克斯]]也双双战死。与此同时,[[哈利·波特]]在[[卢娜·洛夫古德]]和[[拉文克劳的幽灵]]([[格雷女士]])的帮助下,确认了[[拉文克劳的冠冕]]便是其中一个[[魂器]]。在[[有求必应屋]]内,冠冕最终被[[文森特·克拉布]]释放的[[厉火]]意外摧毁。 ====休战与最后通牒==== 战斗持续数小时后,[[伏地魔]]突然下令全军撤退,并宣布为期一小时的休战。他再次发出通牒,要求[[哈利·波特]]在[[禁林]]向他投降,否则将杀死每一个反抗者。防御方利用这个间歇将伤亡人员转移到[[礼堂]],气氛无比沉重。 在此期间,[[哈利·波特]]从垂死的[[西弗勒斯·斯内普]]那里获得了关键的记忆。他得知自己是[[伏地魔]]无意中制造的第七个[[魂器]],必须由[[伏地魔]]亲手杀死,才能让[[伏地魔]]最终被击败。 ====第二阶段:哈利的牺牲==== 哈利毅然决定接受自己的命运。在前往[[禁林]]的路上,他使用了[[邓布利多]]留给他的[[复活石]],见到了父母、[[小天狼星布莱克]]和[[莱姆斯·卢平]]的灵魂,他们在精神上给予他走向死亡的勇气。哈利没有反抗,坦然接受了[[伏地魔]]发射的[[阿瓦达索命]]咒。 然而,咒语只杀死了哈利体内属于[[伏地魔]]的灵魂碎片。哈利本人则进入了一个类似[[国王十字车站]]的幻境,在那里他见到了[[阿不斯·邓布利多]]的灵魂,并彻底理解了所有计划的真相。由于[[伏地魔]]曾用哈利的血复活,血缘的保护魔法使哈利得以幸存。他选择返回现实,继续战斗。 ====最终决战==== [[伏地魔]]以为哈利已死,带着他的“尸体”回到城堡前示威。然而,[[纳威·隆巴顿]]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并从[[分院帽]]中抽出了[[格兰芬多宝剑]]。就在此刻,被困的[[人马]]和[[家养小精灵]]大军加入了战局,战斗再次爆发。[[纳威·隆巴顿]]趁乱斩杀了[[伏地魔]]最后一个[[魂器]]——巨蛇[[纳吉尼]]。 在随后的混战中,[[莫丽·韦斯莱]]在保护女儿[[金妮·韦斯莱]]时,用一个强大的咒语杀死了[[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最终,[[哈利·波特]]在[[礼堂]]与[[伏地魔]]正面对峙。哈利向他揭示了[[老魔杖]]的真正归属权已经转移给了自己。当[[伏地魔]]试图用[[老魔杖]]对哈利施放[[阿瓦达索命]]咒时,忠于哈利的魔杖拒绝杀死自己的主人,咒语发生反弹,彻底杀死了[[汤姆·里德尔]]。 =====重要伤亡名单===== * **霍格沃茨防御方:** - [[弗雷德·韦斯莱]] - [[莱姆斯·卢平]] - [[尼法朵拉·唐克斯]] - [[科林·克里维]] - [[西弗勒斯·斯内普]] (战役前夕于[[尖叫棚屋]]被[[纳吉尼]]所杀) - 约五十名未具名的学生、校友和盟友 * **伏地魔军:** - [[伏地魔]]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ран奇]] - [[文森特·克拉布]] (被自己的[[厉火]]吞噬) - 大量未具名的[[食死徒]]、[[巨人]]及其他黑暗生物 * **被摧毁的魂器:** - [[拉文克劳的冠冕]] - [[哈利·波特]]体内的灵魂碎片 - [[纳吉尼]] =====重要性与影响===== 霍格沃茨之戰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巫师战争]]的结束和[[伏地魔]]恐怖统治的终结。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魔法世界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战后,[[金斯莱·沙克尔]]被任命为临时[[魔法部]]部长,着手清除[[魔法部]]内的腐败势力,并重建巫师社会。[[霍格沃茨]]城堡虽遭重创,但最终得以修复,并继续作为英国最重要的魔法教育中心。这场战役巩固了[[哈利·波特]]作为魔法世界最伟大英雄之一的地位。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差异 (电影设定):** - 战斗场面被大规模扩展,包括石桥的爆炸、[[摄魂怪]]之吻的大范围攻击等。 - [[西弗勒斯·斯内普]]被杀的地点从[[尖叫棚屋]]改为了船屋。 - [[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发生在城堡外的庭院,而非[[礼堂]]。 - [[伏地魔]]死后,其身体化为灰烬消散,而不是像书中那样留下一具凡人的尸体。 - [[纳吉尼]]是被[[赫敏·格兰杰]]和[[罗恩·韦斯莱]]用[[蛇怪的毒牙]]摧毁的,而非[[纳威·隆巴顿]]用[[格兰芬多宝剑]]。(注:电影最终剪辑版中,纳威仍然是斩杀者,但早期版本和一些宣传材料中存在不同说法)。 * **作者信息 (作者访谈/推特):** J.K. 罗琳曾表示,她选择在5月2日作为战役日期,是因为这是“五朔节”后的第二天,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生命战胜死亡。在每年的这一天,她常常会在社交媒体上为在战役中“杀死”的某个角色而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