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格華茲大戰役====== =====簡介===== 霍格華茲大戰役 (Battle of Hogwarts) 是第二次巫師戰爭的最終決戰,於 1998 年 5 月 2 日在[[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及其周邊地區爆發。這場戰役的對陣雙方,一方是由[[佛地魔]]領導的[[食死人]]及其黑暗盟友,另一方則是以[[鳳凰會]]和[[鄧不利多的軍隊]]為核心,集結了[[霍格華茲]]師生、校友及各方支援力量的防禦陣線。這場戰役不僅是[[哈利・波特]]與[[佛地魔]]之間宿命對決的終點,也標誌著整個巫師世界對抗黑暗勢力的轉捩點,最終以[[佛地魔]]的敗亡和黑暗勢力的瓦解告終。 =====戰役過程===== ====戰前準備==== 在[[哈利・波特]]、[[榮恩・衛斯理]]和[[妙麗・格蘭傑]]返回[[霍格華茲]]尋找最後的[[分靈體]]——[[雷文克勞的王冕]]後,戰役的序幕隨即拉開。校長[[賽佛勒斯・石內卜]]在與[[米奈娃・麥]]教授決鬥後逃離城堡。[[麥]]教授迅速接管指揮,啟動城堡的防禦機制,並動員[[鄧不利多的軍隊]]成員,同時透過[[豬頭酒吧]]召集[[鳳凰會]]成員及其他支援者。未成年的學生被優先疏散,而許多已成年的學生則選擇留下保衛他們的學校。城堡周圍被施下了強大的[[保護咒]],由[[孚立維]]教授、[[麥]]教授、[[史拉轟]]教授和[[茉莉・衛斯理]]等人共同加持。 ====第一階段:城堡攻防戰==== [[佛地魔]]集結了他的軍隊,包括[[食死人]]、[[巨人]]、[[八眼巨蛛]]和被[[催狂魔]]控制的生物,對[[霍格華茲]]發動了猛烈攻擊。城堡的保護屏障在強大的黑魔法圍攻下最終被擊潰,雙方在城堡庭院和走廊中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在此期間,防禦方傷亡慘重,[[弗雷・衛斯理]]在與[[派西・衛斯理]]並肩作戰時,不幸於一場爆炸中犧牲。[[哈利]]在[[萬應室]]中成功找到了[[雷文克勞的王冕]],並在[[文森・克拉]]釋放的[[厲火]]中將其意外摧毀。 ====休戰與賽佛勒斯・石內卜之死==== 戰鬥暫時停歇,[[佛地魔]]向城堡內的防禦者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哈利・波特]]在一個小時內到[[禁忌森林]]向他投降,否則將展開更殘酷的屠殺。在此期間,[[哈利]]、[[榮恩]]和[[妙麗]]前往[[尖叫屋]],在那裡他們目睹了[[佛地魔]]因誤認[[石內卜]]為[[接骨木魔杖]]的真正主人而命令[[娜吉妮]]將其殺害的驚人一幕。臨死前的[[石內卜]]將自己的記憶交給[[哈利]],揭示了他作為雙面間諜的真實身份以及對[[莉莉・波特]]深沉的愛。 ====哈利的犧牲與國王十字車站==== 透過[[石內卜]]的記憶,[[哈利]]得知自己正是[[佛地魔]]的第七個[[分靈體]],必須由[[佛地魔]]親手殺死,才能徹底摧毀寄宿在他體內的靈魂碎片。[[哈利]]毅然走向[[禁忌森林]]赴死。在途中,他使用[[重生石]]短暫見到了父母、[[天狼星・布萊克]]和[[雷木思・路平]]的靈魂,並從他們那裡獲得了繼續前行的勇氣。[[佛地魔]]對他施放了[[阿瓦達索命]]咒。然而,由於[[佛地魔]]曾用[[哈利]]的血復活,[[莉莉]]的保護咒仍存於兩人之間,這使得[[哈利]]的靈魂得以倖存,進入了一個類似[[王十字車站]]的異度空間。在那裡,他見到了[[阿不思・鄧不利多]],徹底理解了所有計畫的真相。 ====第二階段:最終決戰==== [[佛地魔]]以為[[哈利]]已死,命令[[魯霸・海格]]抱著[[哈利]]的“屍體”返回城堡,展示他的勝利。然而,[[哈利]]的“死亡”並未使防禦者屈服。[[奈威・隆巴頓]]勇敢地站出來反抗[[佛地魔]],並從[[分類帽]]中拔出了[[葛萊分多寶劍]],一舉斬殺了[[佛地魔]]最後一個[[分靈體]]——[[娜吉妮]]。[[哈利]]在此時“復活”,戰鬥再次爆發。[[人馬]]、[[鷹馬]]和[[家庭小精靈]]等援軍也加入了戰局。在[[霍格華茲大廳]]的混戰中,[[茉莉・衛斯理]]在保護女兒[[金妮・衛斯理]]時,殺死了[[貝拉・雷斯壯]]。最終,[[哈利・波特]]與[[佛地魔]]展開了最後的對決。[[哈利]]揭示了[[接骨木魔杖]]的真正主人是[[跩哥・馬份]],而在他擊敗[[馬份]]後,魔杖的忠誠已轉移給自己。[[佛地魔]]的[[索命咒]]因[[接骨木魔杖]]拒絕殺死其真正主人而被反彈,最終擊中了他自己,結束了第二次巫師戰爭。 =====參戰方===== ====霍格華茲防禦方==== * **領導核心:** [[米奈娃・麥]]、[[金利・俠鉤帽]] * **主要組織:** [[鳳凰會]]、[[鄧不利多的軍隊]] * **重要成員:** [[哈利・波特]]、[[榮恩・衛斯理]]、[[妙麗・格蘭傑]]、[[奈威・隆巴頓]]、[[露娜・羅古德]]、衛斯理家族成員、[[霍格華茲]]教授與學生 * **盟友:** [[霍格華茲]]的[[家庭小精靈]] (由[[怪角]]領導)、[[人馬]]、[[巴嘴]]等[[鷹馬]] ====佛地魔進攻方==== * **最高領袖:** [[佛地魔]] * **主要組織:** [[食死人]] * **重要成員:** [[貝拉・雷斯壯]]、[[盧休斯・馬份]]、[[芬里爾・格雷伯克]] * **盟友:** [[巨人]]、[[八眼巨蛛]]、[[催狂魔]]、被[[蠻橫咒]]控制的巫師 =====重要傷亡===== * **防禦方:** * [[弗雷・衛斯理]] * [[雷木思・路平]] * [[小仙女・東施]] * [[柯林・克利維]] * [[賽佛勒斯・石內卜]] (雖由[[佛地魔]]所殺,但其最終忠誠屬於光明方) * 其他約五十名姓名不詳的學生與戰士 * **進攻方:** * [[佛地魔]] * [[貝拉・雷斯壯]] * [[文森・克拉]] * 大量[[食死人]]與黑暗生物 =====關鍵物品與魔法===== * **[[死亡聖器]]:** [[接骨木魔杖]]的所有權轉移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重生石]]和[[隱形斗篷]]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 **[[分靈體]]:** [[雷文克勞的王冕]]和[[娜吉妮]]在此戰役中被摧毀,[[哈利・波特]]體內的靈魂碎片也被[[佛地魔]]親手除去。 * **[[葛萊分多寶劍]]:** 由[[奈威・隆巴頓]]用來摧毀[[娜吉妮]]。 * **[[保護咒]]:** 城堡初期的防禦魔法,如 //Protego Maxima//、//Fianto Duri// 和 //Repello Inimicum//。 * **[[霹靂爆炸]] (Piertotum Locomotor):** [[麥]]教授用來喚醒城堡雕像與盔甲加入戰鬥的咒語。 =====幕後信息===== * J.K. 羅琳曾表示,她選擇 5 月 2 日作為戰役日期,是為了紀念二戰中納粹德國在柏林投降的日期,象徵著正義戰勝邪惡 (Pottermore)。 * 在早期的寫作計畫中,羅琳曾考慮讓[[亞瑟・衛斯理]]在戰役中犧牲,但最終決定讓[[弗雷]]犧牲,因為她認為這更能體現戰爭的殘酷與隨機性 (作者訪談)。 * 羅琳也曾考慮殺死[[雷木思・路平]]和[[小仙女・東施]],以創造一個與[[哈利]]相似的孤兒——他們的兒子[[泰迪・路平]],形成一種悲劇性的循環與呼應 (作者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