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战争====== =====简介===== 巫师战争 (Wizarding Wars) 是指在20世纪下半叶,英国[[魔法]]界发生的两次大规模、毁灭性的冲突。这两次战争的核心是黑巫师**[[伏地魔]]**及其追随者(被称为**[[食死徒]]**)试图推翻[[魔法部]],建立一个由纯血统巫师统治、奴役[[麻瓜]]和[[麻瓜]]出身巫师的新秩序。与之对抗的主要力量是以**[[阿不思·邓布利多]]**为首的**[[凤凰社]]**,以及后期的[[魔法部]]和[[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师生。这两次战争塑造了整整一代巫师,并直接构成了《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主线背景。 =====第一次巫师战争===== **第一次巫师战争** (First Wizarding War) 大约从1970年持续到1981年10月31日。 * **起因与过程** * [[伏地魔]]在离开[[霍格沃茨]]并深入研究[[黑魔法]]后,集结了一批追随者,即[[食死徒]],并联合了[[巨人]]、[[狼人]]等黑暗生物,向魔法社会发动了全面的恐怖统治。 *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普遍的恐惧、猜疑和失踪事件。[[魔法部]]难以应对[[食死徒]]的残暴行径,许多巫师家庭惨遭灭门。 * 为了对抗[[伏地魔]],[[阿不思·邓布利多]]创建了[[凤凰社]],其成员包括[[詹姆·波特]]与[[莉莉·波特]]、[[小天狼星布莱克]]、[[莱姆斯·卢平]]、[[小矮星彼得]]等人,他们进行了英勇但充满牺牲的抵抗。 * **转折与结束** * 战争的转折点源于一个预言,该预言称一个将在七月底出生的男孩拥有击败黑魔头的力量。 * [[伏地魔]]将目标锁定为[[波特]]夫妇的儿子[[哈利·波特]]。在[[小矮星彼得]]的背叛下,[[伏地魔]]于1981年10月31日前往[[戈德里克山谷]]杀害[[波特]]一家。 * 在杀死[[詹姆·波特]]后,[[伏地魔]]试图用[[阿瓦达索命咒]]杀死年幼的[[哈利·波特]]。然而,[[莉莉·波特]]为保护儿子而牺牲,她的爱形成了一种古老的保护[[魔法]],使得[[索命咒]]反弹到[[伏地魔]]自己身上。 * [[伏地魔]]的身体被摧毁,其灵魂脱离肉体,被迫遁形。这标志着第一次巫师战争的结束,[[哈利·波特]]也因此被称为“大难不死的男孩”。 =====两次战争之间的时期===== 从1981年底到1995年,魔法界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 许多[[食死徒]]被逮捕并关入[[阿兹卡班]],另一些人则声称自己是被[[夺魂咒]]控制而脱罪,例如[[卢修斯·马尔福]]。 * [[伏地魔]]的灵魂四处游荡,虚弱不堪,先后依附于他人(如[[奇洛教授]]),并多次尝试回归,例如企图通过[[魔法石]]获得永生,以及利用[[汤姆·里德尔的日记]]这一[[魂器]]重返人间,但均以失败告终。 * 整个魔法界普遍认为[[伏地魔]]已经彻底消亡,[[魔法部]]也极力维持这种和平的假象,对任何关于黑魔头可能回归的言论持否认态度。 =====第二次巫师战争===== **第二次巫师战争** (Second Wizarding War) 从1995年6月24日[[伏地魔]]正式复活开始,直到1998年5月2日的[[霍格沃茨之战]]结束。 * **战争的开端 (1995-1996)** * 在[[三强争霸赛]]的结尾,[[哈利·波特]]和[[塞德里克·迪戈里]]被[[门钥匙]]带到[[小汉格顿]]的墓地,[[伏地魔]]在此处利用[[哈利]]的血液恢复了肉身。 * [[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拒绝相信[[伏地魔]]复活的事实,并动用《[[预言家日报]]》等宣传工具将[[哈利·波特]]和[[邓布利多]]抹黑为骗子和疯子。 * [[邓布利多]]秘密重建了[[凤凰社]],同时,在[[霍格沃茨]],[[哈利]]、[[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共同组建了[[邓布利多军]] (D.A.),秘密训练学生们实用的[[黑魔法防御术]]。 * 战争的信号在[[神秘事务司之战]]后公之于众,[[伏地魔]]亲自现身[[魔法部]],使得其回归的事实再也无法被掩盖。 * **公开战争与恐怖统治 (1996-1998)** * [[伏地魔]]势力迅速壮大,他们策划了大规模的[[阿兹卡班]]越狱,并控制了[[摄魂怪]]。魔法界再次陷入恐慌。 * [[食死徒]]在[[天文塔之战]]中入侵[[霍格沃茨]],最终导致[[阿不思·邓布利多]]被[[西弗勒斯·斯内普]]杀害。 * 1997年,[[魔法部]]被[[食死徒]]渗透并最终攻陷,部长[[皮尔斯·辛克尼斯]]成为[[伏地魔]]的傀儡。魔法界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成立,对非纯血统巫师进行残酷迫害。 * 在此期间,[[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和[[赫敏·格兰杰]]遵从[[邓布利多]]的遗愿,离开学校,踏上了寻找并摧毁[[伏地魔]]所有[[魂器]]的艰难旅程。 * **战争的结束** * 战争的终点是1998年5月2日的[[霍格沃茨之战]]。[[伏地魔]]率领大军全面进攻[[霍格沃茨]],而[[凤凰社]]、[[邓布利多军]]以及[[霍格沃茨]]的师生们则奋起保卫学校。 * 在这场战役中,许多重要角色牺牲,包括[[弗雷德·韦斯莱]]、[[莱姆斯·卢平]]和[[尼法朵拉·唐克斯]]。 * 最终,随着[[纳威·隆巴顿]]用[[格兰芬多宝剑]]摧毁了最后一个[[魂器]]——[[纳吉尼]],[[哈利·波特]]在决斗中利用[[老魔杖]]的忠诚原理,使[[伏地魔]]自己的[[索命咒]]反弹,彻底杀死了他。 =====主要参战方===== * **伏地魔势力** * ` * [[食死徒]] (Death Eaters)` * ` * [[巨人]] (Giants)` * ` * [[狼人]] (Werewolves)` * ` * [[摄魂怪]] (Dementors)` * ` * [[阴尸]] (Inferi)` * **反伏地魔联盟** * ` * [[凤凰社]] (Order of the Phoenix)` * ` * [[邓布利多军]] (Dumbledore's Army)` * ` *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 (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 ` * [[魔法部]] (Ministry of Magic)`(后期) =====战争影响===== 巫师战争给魔法社会留下了深刻而长远的创伤。无数家庭破碎,一代巫师在恐惧和战斗中成长。战后,[[魔法部]]在[[金斯莱·沙克尔]]的领导下进行了彻底的改组和清洗,废除了纯血至上的法律,致力于修复与[[麻瓜]]和其他[[魔法]]生物的关系。[[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等人成为了[[傲罗]],致力于清除残余的[[食死徒]]势力,确保魔法界的长久和平。 =====幕后信息===== * 尽管在小说中并未频繁使用“第一次/第二次巫师战争”这一确切术语来称呼冲突,但根据事件的时间线、规模和性质,粉丝社群和官方补充材料(如Pottermore)普遍使用这一说法来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战争。 * J.K.罗琳曾在访谈中提到,她作品中的善恶斗争、偏见以及对权力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二十世纪现实世界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作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