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蜡树街======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麻瓜]]住宅区街道 * 地点 (Location): [[英格兰]] [[萨里郡]] [[小惠金区]] (Little Whinging)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德思礼]]一家 ([[弗农·德思礼]]、[[佩妮·德思礼]]、[[达力·德思礼]]),[[哈利·波特]] (1981年至1997年暑假期间),[[阿拉贝拉·费格]]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整齐划一的郊区建筑,象征着循规蹈矩的[[麻瓜]]生活方式。位于此处的[[水蜡树街四号]]拥有基于[[莉莉·波特]]的牺牲而产生的强大[[古代魔法]]保护。 =====描述与历史===== 水蜡树街是一个位于[[英格兰]] [[萨里郡]] [[小惠金区]]的典型[[麻瓜]]郊区街道。这里的房屋外观和布局几乎完全相同,街道干净整洁到无可挑剔,完美体现了其居民,尤其是[[德思礼]]一家,对“正常”和“体面”生活的极端追求。这条街的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其沉闷、注重隐私和排外的特性,因为水蜡树(Privet)是一种常被用作树篱的植物,用以隔绝外界的视线。 1981年11月1日,在[[詹姆·波特]]和[[莉莉·波特]]被[[伏地魔]]杀害后,[[阿不思·邓布利多]]、[[米勒娃·麦格]]和[[鲁伯·海格]]将年仅一岁的[[哈利·波特]]送到了水蜡树街四号,交由他唯一的亲人——姨妈[[佩妮·德思礼]]抚养。 为了保护哈利,[[邓布利多]]施下了一个强大而古老的护身符咒。该咒语基于[[莉莉·波特]]为保护儿子牺牲自己时所产生的[[爱]]的魔法。只要哈利能将在他母亲血亲(即佩妮姨妈)的居所称为“家”,那么在他年满十七岁之前,[[伏地魔]]和他的追随者就无法在此地伤害他。因此,尽管哈利在[[德思礼]]家备受虐待,水蜡树街四号却讽刺地成为了他最安全的庇护所。 =====在故事中的作用===== 水蜡树街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哈利童年痛苦与压抑的象征,也是他对抗[[伏地魔]]最关键的魔法防御堡垒。这里是故事开始的地方,也是哈利每年暑假必须返回的“牢笼”。许多关键事件都发生于此: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如雪片般飞入[[水蜡树街四号]],最终迫使[[德思礼]]一家带着哈利逃离。 * **《哈利·波-特与密室》**: 家养小精灵[[多比]]的突然到访和搞砸的晚宴,导致哈利被[[韦斯莱]]兄弟用飞行的[[福特安格利亚]]车救出。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哈利在被[[玛姬姑妈]]言语激怒后,无意中对她施法使其膨胀成气球,随后负气离家。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哈利和他的表哥[[达力·德思礼]]在水蜡树街附近的[[木兰花新月街]] (Magnolia Crescent) 遭到两只[[摄魂怪]]的袭击。为了自保,哈利被迫在校外使用[[守护神咒]]。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邓布利多]]亲自来到水蜡树街接走哈利,并向[[德思礼]]夫妇最后一次强调了保护咒的重要性,警告他们必须让哈利在下个暑假再次回到这里。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在哈利十七岁生日前夕,保护咒即将失效。[[凤凰社]]成员在此集结,执行了护送哈利安全转移的“七个波特”计划,哈利也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他从未真正称之为“家”的地方。 =====已知区域===== * **[[水蜡树街四号]] ([[德思礼住宅]])**: 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麻瓜地点。 * 楼梯下的碗柜:哈利童年时期的卧室,象征着他的苦难与被忽视。 * 哈利的卧室:原为达力的第二间卧室,在哈利收到[[霍格沃茨]]信件后分给了他。 * 客厅、厨房与花园:德思礼一家维持其“正常”表象的主要场所。 * **[[木兰花新月街]] (Magnolia Crescent)**: 邻近的街道,是[[摄魂怪]]袭击事件的发生地。 * **[[费格太太]]的家**: 居住在水蜡树街附近的[[哑炮]][[阿拉贝拉·费格]]的住所。她是[[邓布利多]]安排的保卫者,负责暗中监视和保护哈利。 =====幕后信息===== * J.K. 罗琳选择“水蜡树”(Privet) 这个名字,因为它在英国郊区非常普遍,其整齐的树篱形象恰好反映了[[德思礼]]一家渴望与众不同、同时又极度追求表面统一和正常的矛盾心态。(Pottermore) * 在电影改编中,第一部电影的室外场景是在现实中的一条街道(Picket Post Close, Bracknell)拍摄的。为了方便拍摄,后续电影中的水蜡树街场景则是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搭建的。(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