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巴比蒂和她的呱呱叫树桩 (Babbitty Rabbitty and her Cackling Stump) 是巫师界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旨在向年幼的女巫和巫师传达关于魔法局限性的重要一课。 故事讲述了一位愚蠢的麻瓜国王,他渴望独占所有魔法,因此下令组建一支“猎巫队”。与此同时,他召集了一位江湖骗子来教他魔法。这位骗子并不会任何真正的魔法,只能用简单的戏法糊弄国王。 王宫里一位名叫巴比蒂的洗衣妇是一位真正的女巫,她私下里嘲笑了这个骗子。骗子为了自保,威胁要揭发巴比蒂,逼迫她暗中协助自己,在国王公开展示“魔法”时藏起来施咒。在一次公开展示中,猎巫队的队长要求国王用魔法复活他死去的猎犬。巴比蒂深知魔法无法让死者复生,因此拒绝施法。 在骗子的催促下,巴比蒂躲进一个空树桩里,用变声的咒语告诉众人,任何魔法都无法逆转死亡。惊慌失措的骗子为了脱罪,反诬树桩邪恶,并怂恿国王将其砍倒。就在此时,身为阿尼马格斯的巴比蒂变成了一只兔子,从树桩的根部逃脱。被砍倒的树桩开始发出巴比蒂的笑声和声音,揭穿了骗子的谎言,并要求国王为魔法界所受的迫害赎罪。树桩威胁说,如果国王不停止追捕巫师,并为巴比蒂建造一座雕像,他将遭受剧痛的诅咒。 最终,国王同意了所有条件,骗子被处决,一座巴比蒂的雕像被立在了树桩之上,而巫师们也得到了保护。
这个故事虽然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但其核心在于阐述数个重要的魔法原则:
兔子巴比蒂和她的呱呱叫树桩最早由十五世纪的诗翁彼豆用古代如尼文写成,并收录于诗翁彼豆故事集中。这本书在巫师家庭中代代相传,成为经典的睡前故事。 在1997年,阿不思・邓布利多将他个人收藏的一本初版诗翁彼豆故事集遗赠给了赫敏・格兰杰。赫敏凭借她对古代如尼文的知识,成功翻译了包括这个故事在内的所有童话。邓布利多还在书页旁留下了他对这个故事的评注,分析了其历史背景和更深层次的寓意,例如故事的某些版本为了不吓到孩子而作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