ポッターモア

Pottermore 是 J.K. 罗琳 亲自参与创建的《哈利・波特》官方网站,其外观和功能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2012-2015):初版 Pottermore 以极具沉浸感的互动体验为核心。网站视觉上再现了小说中的场景,用户可以逐章探索《哈利·波特》系列故事。每个章节都包含多个手绘风格的 “时刻” (Moments),用户可以在这些场景中点击、发现隐藏内容、收集物品、熬制魔药,并阅读 J.K. 罗琳 撰写的大量背景设定和新故事。整体风格富有艺术感,强调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第二阶段 (2015-2019):网站经过重大改版,从互动故事平台转变为一个更接近于 “数字百科全书” 和新闻资讯站的模式。新版网站采用了现代化的卡片式和瀑布流设计,内容以文章、列表和专题的形式呈现,更便于读者直接查阅信息。虽然失去了原有的章节探索模式,但它成为了发布新设定(如北美魔法世界历史)的主要渠道。

Pottermore 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由 J.K. 罗琳 亲自撰写的、超出七本小说范围的官方补充信息。

  • 官方测试 (Official Quizzes): 网站提供了一系列官方互动测试,其结果被认为是权威的。
    • 分院帽测试:根据用户的性格选择,将其分入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之一。
    • 魔杖选择:为用户匹配一根独特的魔杖,包含杖芯、木材和长度等信息。
    • 守护神测试:通过一系列快速的直觉选择,揭示用户的守护神形态。
  • 全新背景故事 (New Writings): J.K. 罗琳 在此发布了大量关于角色、地点、魔法和历史的背景故事,极大地扩展了魔法世界的设定。
  • 互动体验 (Interactive Experience): 在第一阶段,用户可以体验 brewing 魔药、学习咒语和参与巫师对决等小游戏。
  • 电子书与有声读物商店 (Ebook & Audiobook Store): Pottermore 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官方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的独家销售平台。
  1. 2011年6月: J.K. 罗琳 正式宣布 Pottermore 项目的存在,引发全球粉丝的巨大关注。
  2. 2011年7月: 网站开启 “神奇羽毛笔挑战” (The Magical Quill Challenge),少数幸运粉丝得以提前进入 Beta 测试阶段。
  3. 2012年4月: Pottermore 正式向所有公众开放。
  4. 2015年9月: 网站进行大规模改版,移除了原有的章节探索模式,转型为内容发布站。
  5. 2019年10月: Pottermore 的内容与功能被整合并迁移至一个全新的网站——Wizarding World .com,Pottermore 品牌正式停用。原有的用户数据,如学院、魔杖守护神信息,均被转移至新平台。

Pottermore 在《哈利·波特》系列完结后,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成为了 二级正典 (secondary canon) 的主要来源,即虽然内容不来自七本核心小说,但由作者本人发布,因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对于粉丝而言,Pottermore 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网站,更是一个官方认证的身份生成器。获得自己的霍格沃茨学院、魔杖守护神,成为了粉丝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身份认同和交流方式。它发布的许多新设定,如对不同国家魔法世界的描绘,也为后续的衍生作品(如《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铺平了道路。

  • Pottermore 最初的开发代号是 “Secret Street”,旨在为粉丝提供一个超越书籍和电影的全新互动空间。
  • J.K. 罗琳 曾表示,她创建 Pottermore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将自己脑中多年来积累的、但未能写入书中的庞大设定资料分享给读者。
  • 网站的关闭与向 Wizarding World 的整合,标志着《哈利・波特》IP 的数字策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旨在将《哈利·波特》和《神奇动物在哪里》两个系列更紧密地结合在一个统一的品牌之下。(Potter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