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故事围绕哈利・波特的次子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与德拉科・马尔福的儿子斯科皮・马尔福在霍格沃茨的友谊展开。由于背负着父亲的盛名,阿不思在学校感到格格不入,并与哈利的关系日益紧张。为了证明自己,阿不思与斯科皮决定使用一个被魔法部缴获的非法时间转换器,回到过去拯救在三强争霸赛中遇害的西追・迪戈里。 他们的行为意外地撕裂了时间线,创造出数个截然不同的黑暗平行世界,其中一个世界里伏地魔取得了胜利。最终,他们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伏地魔与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秘密女儿——德尔菲 (Delphini) 试图篡改历史,阻止伏地魔的败亡并实现一个可怕的预言。为了修正时间,成年的哈利・波特、金妮・韦斯莱、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和德拉科・马尔福必须放下过去的恩怨,联手对抗这个来自过去的全新威胁。
主要新增人物
- 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 (Albus Severus Potter): 哈利与金妮的次子,故事的主角之一,被分入斯莱特林学院。
- 德尔菲 (Delphini): 伏地魔与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女儿,故事中的主要反派,渴望见到并帮助她的父亲。
与原著的关系与争议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在官方宣传中被称为“哈利・波特的第八个故事”,其故事大纲得到了 J.K. 罗琳的认可。然而,它的 正典地位 (Canon Status) 在读者群体中存在广泛争议。
- 形式差异:与前七部作品为长篇小说不同,本作是一部舞台剧的剧本,由杰克・索恩执笔,而非 J.K. 罗琳亲自撰写小说。这导致其叙事风格、节奏和人物对话的呈现方式与原著小说有显著区别。
- 内容争议:剧中引入的一些设定和情节与原著小说建立的世界观和人物弧光存在出入,引发了部分读者的质疑。主要争议点包括:
- 时间转换器的功能与限制被大幅修改,引入了可以停留更长时间并改变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型机”,这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的描述不符。
- 伏地魔拥有后代这一设定,与他在原著中追求个人永生、藐视世俗情感联系的形象有一定冲突。
- 部分原著角色的性格塑造(如成年的哈利、罗恩和赫敏)被认为与他们在七部曲中的最终形象不一致。
- 正典定位:尽管官方将其视为延续,但许多严谨的原著研究者和读者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 衍生作品 (Spin-off) 或“二级正典”,其重要性与信息准确性低于 J.K. 罗琳亲自撰写的七本小说。在本维基中引用该剧本信息时,应特别注意其与核心原著的区别。
幕后信息
- 该剧自上演以来在戏剧界获得了巨大成功,赢得了包括九项奥利弗奖 (Olivier Awards) 和六项托尼奖 (Tony Awards) 在内的多个戏剧界最高荣誉。(舞台剧成就)
- 剧本以书籍形式出版后,迅速成为全球畅销书,但也因其内容在读者社区引发了持续至今的讨论和争议。(出版信息)
- 尽管存在改编为电影的传闻,但截至目前,J.K. 罗琳和华纳兄弟影业均未确认相关计划。(电影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