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舌太妃糖

肥舌太妃糖 (Ton-Tongue Toffee) 的外观与普通的麻瓜太妃糖几乎一模一样。它们被包裹在色彩鲜艳的糖纸里,看起来是“又肥又韧的太妃糖”,这使得它们具有极强的欺骗性,非常容易让不知情的受害者将其当作普通糖果而误食。

肥舌太妃糖是一种被施加了强力肿胀咒的恶作剧糖果。当受害者吃下它后,其舌头会立刻不受控制地、痛苦地迅速肿胀。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达力·德思礼的舌头在几秒钟内就长到了约四英尺长,并且变成了“一种滑溜溜的、紫莹莹的颜色”。 这种糖果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恶作剧道具,由其发明者设计成可以“不小心地”掉在地上,从而引诱那些贪吃或缺乏警惕心的目标捡起来吃掉。要解除这种效果,需要施展相应的反咒(一种收缩咒)。

肥舌太妃糖是弗雷德和乔治·韦斯莱为他们未来的笑话商店——韦斯莱魔法把戏坊——所发明的早期产品之一。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读期间,他们就已经在测试和完善这类恶作剧产品,并将其视为自己商业计划的一部分。 该产品在1994年夏天,也就是第四届三强争霸赛开始之前,被韦斯莱兄弟首次投入“实战测试”。他们当时正与父亲亚瑟·韦斯莱一同前往女贞路4号德思礼家,去接哈利·波特前往陋居

肥舌太妃糖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开篇部分制造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混乱。

  • 女贞路的恶作剧:韦斯莱一家准备带着哈利离开时,弗雷德“不小心”掉了一包肥舌太妃糖在德思礼家的客厅里。正在被父母强迫节食的达力·德思礼,出于贪婪的本性,立刻捡起一颗吃了下去。
  • 引发的混乱: 达力的舌头迅速肿胀到骇人的尺寸,导致佩妮·德思礼尖叫不止,场面陷入混乱。最终,亚瑟·韦斯莱不得不施展魔法为达力解咒,但这进一步加剧了弗农·德思礼对魔法的恐惧和愤怒。
  • 情节意义: 这一事件不仅为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喜剧效果,也是韦斯莱兄弟作为杰出发明家和恶作剧大师天赋的首次正式展示,为他们日后成功开办韦斯莱魔法把戏坊埋下了伏笔。同时,它也生动地刻画了魔法世界与麻瓜世界之间因无知和偏见而产生的难以调和的文化冲突。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改编中,韦斯莱一家拜访德思礼家以及肥舌太妃糖的整个情节被完全删去。(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