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盃

學院盃本身是一座精美的大銀盃,有著典雅的造型,盃身上可能刻有霍格沃茨的校徽。在學年期間,它通常被陳列在 獎品陳列室 中。 然而,學院盃競賽更為標誌性的視覺代表是位於 門廳 的四個巨大的學院計分沙漏。每個沙漏代表一個學院,裡面裝滿了代表該學院的寶石:

每當有學生為學院贏得或失去分數時,對應沙漏中的寶石就會相應地增加或減少,作為全校師生可見的即時記分牌。

學院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一種激勵機制,鼓勵學生遵守校規、努力學習並為自己的學院爭光。它在 霍格沃茨 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是學院間良性競爭的體現。 競賽的運作規則如下:

  • 得分: 教授、級長以及男女學生會主席有權為學生的良好表現加分。加分理由包括在課堂上正確回答問題、完成額外的困難任務、展現高尚品德或勇氣等。
  • 扣分: 同樣,上述人員也有權對違反校規的學生進行扣分。扣分理由包括夜遊、對師長不敬、在走廊施放咒語等。西弗勒斯・斯内普 教授以頻繁且不公地扣除格蘭芬多學院分數而聞名。
  • 最終獎勵: 在學期末的告別宴會上,總分最高的學院將贏得學院盃。獲勝學院的代表色(旗幟和裝飾)將在 大廳 中懸掛一整年,這被視為極高的榮譽。

學院盃是 霍格沃茨 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在 哈利・波特 入學之前,史萊哲林 學院已經連續六年贏得了學院盃,這也反映了他們在當時學校中的強勢地位。 這項競賽的公平性有時會受到質疑。例如,在1995-1996學年,多洛雷斯・烏姆里奇 建立的 調查行動組 成員(全由 史萊哲林 學生組成)被賦予了加分和扣分的權力,他們濫用此權力為自己的學院謀利,嚴重破壞了競賽的公正性。

學院盃的歸屬是前幾部小說中每學年故事情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標誌著一年學習的結束。

  1. 1991-1992學年: 格蘭芬多 獲勝。在告別宴會上,阿不思・鄧布利多赫敏・格蘭傑(50分)、羅恩・韋斯萊(50分)、哈利・波特(60分)以及 納威・隆巴頓(10分)在阻止 伏地魔 竊取 魔法石 事件中的英勇表現頒發了最後一分鐘的點數,使格蘭芬多以10分之差反超 史萊哲林,贏得了七年來的首次學院盃。
  2. 1992-1993學年: 格蘭芬多 再次獲勝。哈利和羅恩因揭開 密室 的秘密並擊敗 蛇怪,分別被授予「為校服務特殊貢獻獎」和200點學院分數,確保了勝利。
  3. 1993-1994學年: 格蘭芬多 第三次蟬聯冠軍。同年,他們也贏得了 魁地奇杯,度過了輝煌的一年。
  4. 1994-1995學年: 由於 霍格沃茨 主辦 三強爭霸賽,學院盃競賽被暫停一年。
  5. 1995-1996學年: 競賽受到 多洛雷斯・烏姆里奇 的嚴重干擾。該學年的最終獲勝者未在書中明確提及。
  6. 1996-1997學年: 格蘭芬多 獲勝。當哈利從鄧布利多的辦公室回到告別宴會時,大廳 已經裝飾滿了猩紅色與金色的旗幟。
  7. 1997-1998學年: 在 食死徒 控制下的 霍格沃茨,學院盃競賽的狀況未知,極有可能已名存實亡或被徹底扭曲。
  • 在第一部電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结尾,大廳 裡的裝飾從 史萊哲林 的綠色與銀色魔法般地變為 格蘭芬多 的猩紅色與金色,成為了電影系列中的經典場景之一。
  • 學院盃系統是 J.K. 羅琳借鑒英國傳統寄宿學校制度的元素,它為早期故事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以學校生活為中心的年度敘事框架和衝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