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源文件过去修订反向链接回到顶部 Share via Share via... Twitter 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Telegram WhatsApp Yammer Reddit Teams最近更改Send via e-Mail打印Permalink × 沃伦斯基佯攻 基本信息 招式名称 (Name): 沃伦斯基佯攻 (Wronski Feint) 运动项目 (Sport): 魁地奇 适用位置 (Position): 找球手 目标 (Objective): 诱使对方找球手误判金色飞贼的位置并跟随俯冲,从而使其撞向地面或被迫放弃追逐,为自己赢得捕捉金色飞贼的宝贵时间。 风险 (Risk): 极度危险。此动作要求找球手在即将撞击地面的瞬间拉升,对飞行技巧和胆量是巨大的考验。执行失败可能导致使用者自身重伤,同时也会对被欺骗的对方找球手造成致命威胁。 招式描述 沃伦斯基佯攻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魁地奇战术动作。执行时,一名找球手会假装看到了远在下方的金色飞贼,随即以极快的速度垂直向地面俯冲。对方找球手通常会本能地跟随,以免错失良机。在即将撞上地面的前一刻,发起佯攻的找球手会猛地从俯冲中改出,而紧随其后的对手往往来不及反应,最终高速撞向球场。 历史与运用 此招式以其发明者——波兰找球手约瑟夫・沃伦斯基 (Josef Wronski) 的名字命名。 在 1994年魁地奇世界杯 决赛中,保加利亚队的明星找球手 威克多尔・克鲁姆 对爱尔兰队的找球手 艾丹・林奇 成功使用了沃伦斯基佯攻。这一惊险的动作导致艾丹・林奇径直撞穿了地面,而克鲁姆则安然无恙地拉升起来。尽管克鲁姆随后抓住了金色飞贼,但保加利亚队最终仍因分差过大而输掉了比赛。这次佯攻是该赛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之一,完美展现了克鲁姆作为世界级找球手的超凡技巧。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的魁地奇比赛中曾考虑过使用此战术,但未曾实际在比赛中施展。然而,在三强争霸赛的第一个项目中,他巧妙地运用了类似沃伦斯基佯攻的原理。他驾驭火弩箭向地面俯冲,引诱他所面对的匈牙利树蜂追击,然后在最后一刻拉升,使得巨龙因惯性而险些撞地,为他自己创造了夺取金蛋的机会。 名字词源 该招式直接以其发明者 约瑟夫・沃伦斯基 (Josef Wronski) 命名。“Wronski” 是一个常见的波兰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