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ence_barebone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Credence Barebone

克雷登斯・拜尔本 (Credence Barebone),后被 盖勒特・格林德沃 告知其真实姓名为奥睿利乌斯・邓布利多 (Aurelius Dumbledore),是二十世纪早期一位极其强大的美国巫师,同时也是一名默然者 (Obscurial)。(电影设定) 由于童年时期遭受养母的残酷虐待,他压抑的魔法能力使其成为了一名破坏力惊人的默然者,并在无意中成为了格林德沃阿不思・邓布利多之间斗争的核心棋子。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其核心挣扎在于寻求自身归属感和真实身份,这一弱点被格林德沃无情利用。他的存在极大地扩展了《哈利・波特》宇宙中关于魔法压抑和默默然 (Obscurus) 的设定。(电影设定)

注意:以下所有事件均源于《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不属于《哈利・波特》原著七本小说的范畴。

  • 早年生活 (电影设定)

克雷登斯被过继给了玛丽・卢・拜尔本 (Mary Lou Barebone),一个狂热反巫师组织“第二塞勒姆”(New Salem Philanthropic Society) 的领袖。在纽约,他与另外两名被收养的孩子查斯蒂 (Chastity) 和莫迪丝蒂 (Modesty) 一同生活在玛丽・卢的严苛甚至是暴力的管教之下。长期的压抑与虐待导致他体内的魔法力量异化,使他成为了一名默然者,但他成功存活至成年,这在巫师世界中极为罕见。

  • 1926年纽约事件 (电影设定)

伪装成美国魔法国会安全部部长珀西瓦尔・格雷夫斯 (Percival Graves) 的格林德沃找到了克雷登斯。格林德沃误以为强大的默默然寄生在克雷登斯的妹妹身上,因此操纵和利用克雷登斯,承诺会教他魔法并给他自由。当克雷登斯发现自己被欺骗和背叛后,他体内的默默然彻底失控,在纽约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他被MACUSA傲罗们击中,看似被消灭,但一缕微小的默默然碎片得以逃脱。

  • 巴黎寻根 (电影设定)

幸存下来的克雷登斯逃往巴黎,与一名名叫纳吉尼血魔咒 (Maledictus) 携带者一同在马戏团生活,两人成为了朋友。他拼命寻找有关自己身世的线索,认为自己可能来自莱斯特兰奇家族。在巴黎,他同时被纽特・斯卡曼德蒂娜・戈德斯坦恩以及奉邓布利多之命的各方势力寻找。在莱斯特兰奇家族的墓地,格林德沃举行了一场集会,并最终说服了感到绝望和迷茫的克雷登斯加入他的阵营。在纽蒙迦德城堡格林德沃将一支魔杖交给了他,并揭示了他的“真实”身份——Aurelius Dumbledore邓布利多家族失散的一员。

  • 邓布利多之谜与最终命运 (电影设定)

加入格林德沃后,克雷登斯的力量变得更加致命,但默默然的诅咒也严重侵蚀着他的生命。他奉格林德沃之命在中国桂林捕捉了一只麒麟幼崽。在柏林,他与阿不思・邓布利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斗,最终不敌。阿不思向他揭示了真相:他并非自己的兄弟,而是同父异母的弟弟阿不福思・邓布利多在年轻时犯错后生下的儿子。在不丹举行的国际巫师联合会选举中,克雷登斯最终选择背弃格林德沃,并帮助纽特揭露了格林德沃的阴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与亲生父亲阿不福思和解,并在后者的怀抱中离去,似乎最终因默默然的诅咒而逝去。

  • 外貌 (电影设定)

克雷登斯最初的形象是脸色苍白,留着深色的锅盖头发型,总是穿着不合身的深色服装,显得怯懦而压抑。在加入格林德沃后,他的发型和衣着变得更为精致,但面容因默默然的侵蚀而愈发憔悴和病态。

  • 性格 (电影设定)

他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由于长期的虐待,他表现得非常害羞、孤僻、不善言辞。然而,他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爱、被接纳和认同。这种渴望使他容易被格林德沃这样的野心家操纵。当情绪失控时,他会展现出毁灭性的一面。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有一丝善良和建立情感联系的能力,这体现在他与纳吉尼的友谊以及最终对父亲阿不福思的宽恕上。

  • 默默然 (Obscurus) (电影设定)

作为一名成年的默然者,克雷登斯拥有史无前例的强大力量。他的默默然是一种巨大、无定形、纯粹由黑暗魔法能量构成的实体,能够轻易摧毁建筑物并抵挡大多数咒语。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默默然的释放,使其成为一种毁灭性的武器。

  • 魔杖魔法 (Wand Magic) (电影设定)

在得到魔杖后,克雷登斯展现出极高的魔法天赋。他能够施展强大且具有破坏性的咒语,甚至能与本世纪最伟大的巫师阿不思・邓布利多进行短暂的正面决斗,这证明了他的原始魔力极为惊人。

  • 与凤凰的联系 (Connection with Phoenix) (电影设定)

一只凤凰纽蒙迦德城堡找到了他。格林德沃利用这一点作为克雷登斯是邓布利多家族成员的“证据”,因为传说中凤凰会在邓布利多家族成员需要帮助时出现。这只凤凰的生命力似乎与克雷登斯相连,随着克雷登斯生命走向终点,它也逐渐衰弱。

  • 魔杖 (Wand) (电影设定)

一根由盖勒特・格林德沃赠予的魔杖。其具体规格(木材、杖芯、长度)未知。

  • 第二塞勒姆宣传册 (New Salem Philanthropic Society Pamphlet) (电影设定)

象征他痛苦童年和被压迫身份的物品。

一个操纵者和伪父形象。格林德沃利用克雷登斯对身份的渴望,将其打造成对抗邓布利多的终极武器,但从未真正关心过他的死活。

最初是克雷登斯被引导去憎恨的目标,后被揭示为他的伯父。阿不思始终对他怀有同情,并致力于将他从格林德沃的掌控和默默然的诅咒中解救出来。

克雷登斯的亲生父亲。阿不福思对儿子的存在充满悔恨与痛苦,并在故事的结尾与他和解,给予了他一直渴求的家庭温情。

克雷登斯在巴黎唯一的知己和朋友。作为血魔咒携带者,纳吉尼理解他被视为“怪物”的痛苦,并试图阻止他加入格林德沃的黑暗阵营。

纽特是少数几个从一开始就对他展现出善意和理解的人。他尝试安抚并帮助失控的克雷登斯,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试图摧毁他。

  • Credence: 英文中意为“信任、信念”,直接反映了他一生都在寻求可以相信的人和可以归属的身份,也暗示了他容易轻信他人的性格特点。
  • Barebone: 英文中意为“骨瘦如柴的”或“最基本的框架”,生动地描绘了他被剥夺一切、在贫瘠和虐待中成长的童年。
  • Aurelius: 一个源自拉丁语 aureus(意为“黄金的”)的罗马名字,常与尊贵和伟大联系在一起(如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这是格林德沃赋予他的一个宏伟而虚假的身份,用以满足他对高贵出身的幻想。
  • 作品来源: 克雷登斯・拜尔本是 J.K. 罗琳为《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专门创作的角色,在《哈利・波特》七本原著小说中从未被提及。(电影设定)
  • 演员: 在系列电影中,该角色由演员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 饰演。(电影设定)
  • 设定扩展: 通过克雷登斯,J.K. 罗琳引入并详细阐述了默然者默默然的概念,解释了当一名年轻巫师因外界压力或心理创伤而压抑自身魔法能力时可能产生的悲剧性后果。(Pottermore/电影设定)
  • 身份争议: 克雷登斯是Aurelius Dumbledore的身份在《格林德沃之罪》上映后引发了粉丝社群的激烈讨论,因为根据原著提供的时间线,邓布利多的父母在此期间已无法生育。第三部电影《邓布利多之谜》澄清他是阿不福思・邓布利多的私生子,部分解决了这一时间线上的矛盾。(粉丝社群讨论/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