みぞの鏡

厄里斯魔镜 (Mirror of Erised) 是一面非常古老而华丽的落地镜,其高度可达教室的天花板。

  • 尺寸与框架: 镜子拥有一个精雕细琢的华丽金色框架,顶部刻有一段铭文。
  • 镜脚: 镜身由两只爪子形的脚支撑。
  • 铭文: 镜子框架的顶部刻着一行字:“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当这段文字在镜中反向阅读时,其真实含义便会显现:“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我展现的不是你的面容,而是你内心的渴望)。

厄里斯魔镜是《哈利・波特》世界中最为复杂和迷人的魔法物品之一。它不会像普通镜子一样映照出观察者的样貌,而是会展现出观察者 内心最深处、最迫切的渴望

  • 展现渴望: 镜子所展现的景象因人而异,具体取决于观察者内心最强烈的欲望。
  • 危险的诱惑: 镜子具有极强的迷惑性。正如邓布利多所警告的,许多巫师曾在镜前虚度光阴,沉浸在虚假的景象中无法自拔,甚至因此发疯。他告诫哈利:“沉湎于虚幻的梦想,而忘记现实的生活,这是毫无益处的。”
  • 隐藏魔法石: 邓布利多对镜子施加了一道极为精妙的魔法,将其用作保护魔法石的最后一道屏障。只有那些想要找到魔法石,但却无意使用它的人,才能从镜中获得它。当哈利・波特站在镜前时,他一心只想保护石头不被伏地魔夺走,因此魔法石顺利地出现在他的口袋里。而一心想将石头献给主人的奎里纳斯・奇洛教授,在镜中只能看到自己将石头交给伏地魔的景象,却无法得到它。
  1. 厄里斯魔镜的制造者和确切起源均不为人知。
  2. 哈利・波特入学前,这面镜子已在霍格沃茨存放了近一个世纪。它曾被存放在有求必应屋中。(Pottermore)
  3. 在 1991-1992 学年期间,邓布利多为了研究和保护它,将其从有求必应屋移至一间废弃的教室,哈利正是在此首次与镜子相遇。
  4. 为了保护魔法石邓布利多对镜子施加了强大的防御魔法,并将其移至存放魔法石的地下密室的最后一个房间。
  5. 伏地魔的阴谋被挫败后,邓布利多表示会为镜子找到一个新家。此后,它的下落便不再为外界所知。

厄里斯魔镜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 揭示角色内心: 它深刻地揭示了哈利罗恩邓布利多等核心角色的内心渴望与弱点,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形象。
  • 推动关键情节: 作为魔法石的最终守护者,它构成了第一部故事的高潮部分。
  • 考验主角品质: 镜子的魔法机制考验了哈利纯洁的内心和无私的品质,证明了他与伏地魔的根本不同。
  • 名字词源: 英文名 “Erised” 是英文单词 “Desire”(渴望)的倒写,这直接揭示了镜子的功能。
  • 日文译名: 词条名 “みぞの鏡” (Mizono no Kagami) 延续了原文的巧思。“みぞの” (Mizono) 是日语中 “望み” (Nozomi,意为“希望”或“渴望”) 的倒写,这与英文原名的构词方式如出一辙,是翻译中的一个绝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