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貝拉・費格
简介
阿拉貝拉・朵琳・費格(Arabella Doreen Figg),通常被稱為費格太太(Mrs. Figg),是一位爆竹,也是第一代和第二代鳳凰會的成員。在阿不思・鄧不利多的授意下,她長年居住在小惠因區的水蠟樹街附近,秘密地看顧著年幼的哈利・波特。為了維持其作為普通麻瓜鄰居的偽裝,她表現得像一個古怪、痴迷於貓的老婦人,這使得哈利在童年時期對她印象不佳。然而,在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她的真實身份和重要作用才得以揭曉,尤其是在哈利遭受催狂魔襲擊後,她為哈利在魔法部的聽證會上提供了關鍵證詞。
生平
看顧哈利時期
在佛地魔第一次倒台後,阿不思・鄧不利多將年幼的哈利・波特安置在德思禮一家。為了確保哈利的安全,鄧不利多安排了費格太太搬到他家附近進行暗中保護。在哈利長大的十多年裡,德思禮一家偶爾會將哈利寄放在費格太太家。為了不讓德思禮家對她產生好感而頻繁地把哈利送來(這會讓哈利離開有母親血緣魔法保護的住所),費格太太刻意讓自己的家變得沉悶無趣。她的屋子總是瀰漫著一股捲心菜的味道,並且她會強迫哈利觀看她所有貓咪的照片,包括雪兒、毛毛、爪子先生和豆豆。這段經歷讓童年的哈利對費格太太和她的家感到非常厭煩。
第二次巫師戰爭
在1995年夏天,哈利・波特和他的表哥達力・德思禮在小巷中遭到兩隻催狂魔的襲擊。當時負責監視哈利的鳳凰會成員蒙當葛・弗 Fletcher擅離職守,費格太太及時趕到並幫助哈利將受創的達力帶回家。在此事件中,她向震驚的哈利揭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一個了解魔法世界的爆竹,以及她多年來作為守護者的角色。她對蒙當葛的失職感到極度憤怒。 不久之後,哈利因在校外使用護法咒而面臨魔法部的紀律聽證會。費格太太作為目擊證人出席,儘管她因身為爆竹而無法看清催狂魔的確切形態,但她準確地描述了催狂魔所帶來的寒冷與絕望感,證實了它們確實出現在小惠因區。她的證詞對說服巫審加碼的成員至關重要,最終使哈利被宣告無罪。 此後,她在故事中的直接出場減少,但仍作為鳳凰會的一員繼續為對抗佛地魔的事業貢獻力量。
外貌与性格
哈利最初對費格太太的印象是一個有著灰色亂髮的古怪老婦人,她經常穿著格子花紋的晨衣和毛氈拖鞋。 她的性格具有兩面性。在偽裝之下,她是一個讓人生厭、絮絮叨叨的貓痴。然而,她的真實性格是忠誠、勇敢且富有責任感。她對鳳凰會的事業絕對忠誠,並對自己的任務極為認真。當她發現蒙當葛・弗 Fletcher的失職危及哈利安全時,她毫不猶豫地用手提袋追打他,展現了她火爆和堅定的一面。儘管沒有魔法能力,她依然毫不畏懼地投身於危險的巫師戰爭中。
魔法能力与技巧
作為一名爆竹,阿拉貝拉・費格出生於巫師家庭,但自身無法施展任何魔法。她不能使用魔杖,也不會調配魔藥。 儘管如此,她與魔法世界的聯繫依然緊密:
- 魔法生物貿易:她從事著貓狸子 (Kneazle) 與普通貓的混種繁殖生意,這是一種需要了解魔法生物知識的合法貿易。
重要物品
人际关系
- 阿不思・鄧不利多:她深受鄧不利多的信任,被委以保護“活下來的男孩”這一至關重要的任務。這段關係凸顯了鄧不利多對忠誠和勇氣的重視,遠勝於單純的魔法力量。
- 哈利・波特:在真相揭曉前,哈利非常討厭她。在了解她的真實身份和她多年來的默默守護後,哈利對她轉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 蒙當葛・弗 Fletcher:她極度鄙視蒙當葛,認為他是一個不可靠、懦弱的罪犯。當蒙當葛為了非法交易大釜而擅離職守時,她毫不留情地教訓了他。
- 德思禮一家:她成功地扮演了一個無害但有點煩人的鄰居角色,使德思禮一家從未懷疑過她的真實目的。
名字词源
- Arabella (阿拉貝拉):這是一個拉丁名,意為“值得祈禱的”或“禱告的回應”。這可能象徵著她在哈利最需要保護的時候,如同一位應允了保護祈願的守護者。
幕后信息
- 在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中,阿拉貝拉・費格由英國女演員凱瑟琳・亨特(Kathryn Hunter)飾演。電影基本還原了她在書中的關鍵情節。(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