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氏孤儿院

  • 类型 (Type): 麻瓜孤儿院
  • 地点 (Location): 英国,伦敦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科尔夫人 (负责人),汤姆・马沃罗・里德尔 (童年居民)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一座朴素、阴沉的砖砌建筑,缺乏温暖与关爱,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社会背景。

伍尔氏孤儿院是一座方方正正、毫无生气的大楼,周围环绕着高高的栏杆。根据阿不思・邓布利多冥想盆中的记忆,它给人的印象是凄凉而破败的,内部环境同样简陋,只有磨得光亮的地面和朴素的家具。 这座孤儿院的历史与伏地魔的诞生紧密相连。大约在1926年的除夕夜,濒死的梅洛普・冈特挣扎到孤儿院门口,生下儿子后不久便去世了。她临终前只来得及为孩子取名为汤姆・马沃罗・里德尔。因此,汤姆・里德尔在这座孤儿院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初的11年。 在孤儿院的生活塑造了汤姆・里德尔孤僻、残忍且渴望权力的性格。由于缺乏关爱和正确的引导,他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自己的魔法能力来恐吓和控制其他孩子。1938年夏天,阿不思・邓布利多来到这里,邀请11岁的汤姆・里德尔前往霍格沃茨就读,并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个男孩身上潜藏的巨大黑暗。 根据 Pottermore 网站的信息,伍尔氏孤儿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伦敦大轰炸中幸存下来,但在战后被拆除,原址上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Pottermore)

伍尔氏孤儿院是理解伏地魔角色起源的关键地点,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占据了重要篇章。

  • 伏地魔的性格摇篮:孤儿院严酷、冷漠的环境是汤姆・里德尔形成反社会人格和对自身特殊身份产生执念的直接原因。他在这里学会了独立、残忍和隐藏秘密,并开始展现出对“战利品”(从其他孤儿那里偷来的物品)的收藏癖好,这预示了他日后制作魂器的行为。
  • 关键记忆的发生地邓布利多探访孤儿院的记忆,是哈利・波特了解伏地魔过去的重要线索之一。在这段记忆中,邓布利多不仅确认了汤姆的蛇佬腔能力,还发现了他的暴力倾向(如吊死比利・斯塔布的兔子,以及恐吓埃米・本森丹尼斯・毕肖普),为日后寻找并摧毁魂器提供了宝贵的心理剖析。
  • 连接魂器的起点:正是在孤儿院期间,汤姆・里德尔发现了那个位于海边悬崖的岩洞,并带其他孤儿去那里进行恐吓。这个岩洞后来被他选为藏匿斯莱特林的挂坠盒的地点。因此,孤儿院是他早期探索和滥用魔法力量的起点,也间接与他的第一个魂器藏匿处相关联。
  • 汤姆・里德尔的房间:一个狭小、简陋的房间,配有一张铁床、一个旧衣柜和一把椅子。房间里唯一的个人物品是里德尔从其他孤儿那里偷来并珍藏的“战利品”,存放在一个纸盒里。
  • 科尔夫人的办公室:孤儿院负责人科尔夫人的办公室。邓布利多就是在这里与科尔夫人见面,并从她口中听说了汤姆・里德尔童年时期发生的各种怪事。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伍尔氏孤儿院的地理位置被戏剧化地修改了。电影将其描绘成一座矗立在海边悬崖上的孤立建筑,而非原著中位于伦敦市区的设定。这种改编增强了场景的哥特式恐怖氛围,但与原著描述不符。(电影设定)
  • 电影中还增加了一个细节:邓布利多来访时,里德尔房间窗台上的七块石头拼成了他的名字。这个细节在原著中并未提及。(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