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修斯・马尔福
简介
卢修斯・马尔福 (Lucius Malfoy) 是一位纯血统的巫师,马尔福家族的族长,食死徒中的重要一员,也是伏地魔的早期追随者之一。他以其财富、在魔法部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对纯血统至上理论的狂热信奉而闻名。作为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的死对头——德拉科・马尔福的父亲,卢修斯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一个持续性的反派角色,他代表了巫师世界中腐朽、特权化且充满偏见的旧势力。他的个人荣辱兴衰也反映了伏地魔势力的起落和食死徒内部的权力动态。
生平
第一次巫师战争前后
卢修斯出生于古老而富有的纯血统马尔福家族,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就读期间,他很可能隶属于斯莱特林学院。作为伏地魔的早期追随者,他在第一次巫师战争期间是一名活跃的食死徒。当伏地魔在1981年倒台后,卢修斯成功地逃脱了阿兹卡班的审判,他声称自己是在夺魂咒的控制下为伏地魔服务。这个谎言被魔法部接受,使他得以保全家族的声誉和财富,并继续在巫师社会中保持着崇高的地位。
两战之间
在此期间,卢修斯与纳西莎・马尔福(娘家姓布莱克)结婚,并育有一子德拉科・马尔福。他利用自己的财富向魔法部和时任部长康奈利・福吉提供大量捐赠,以此换取巨大的政治影响力。他曾担任霍格沃茨的校董,并试图影响学校的决策,包括试图罢免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 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为了陷害亚瑟・韦斯莱并重新打开密室,他偷偷将伏地魔的一件魂器——汤姆・里德尔的日记——塞进了金妮・韦斯莱的旧课本中。这一阴谋最终被哈利・波特挫败,多比——马尔福家族的家养小精灵——也因此被哈利设计解放。事件败露后,卢修斯被解除了校董的职务。
第二次巫师战争
当伏地魔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结尾回归时,卢修斯是第一批响应召唤并回到他主人身边的食死徒之一。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他领导一队食死徒闯入魔法部的神秘事务司,企图抢夺关于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的预言球。然而,行动以失败告终,卢修斯与其他多名食死徒被捕并被送往阿兹卡班。 这次失败使马尔福家族在伏地魔面前彻底失宠。伏地魔将马尔福庄园作为其总部,并以惩罚的名义,将杀死邓布利多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卢修斯的儿子德拉科・马尔福。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伏地魔从阿兹卡班救出了卢修斯,但他此时已是一个意志消沉、充满恐惧的失败者。伏地魔甚至拿走了他的魔杖,并在食死徒会议上公开羞辱他。在霍格沃茨大战期间,卢修斯和纳西莎关心的不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他们儿子德拉科的安危。最终,为了救儿子,纳西莎对伏地魔撒谎,声称哈利已死,这一行为间接帮助了哈利。
后期生活
外貌与性格
卢修斯・马尔福的外貌极具辨识度。他拥有一张苍白而瘦削的尖脸、冰冷的灰色眼睛和一头标志性的淡金色长发。他总是穿着剪裁精良的黑色长袍,举止傲慢,经常拄着一根镶有蛇头的黑色手杖。 在性格上,卢修斯是典型的傲慢、自负且充满偏见的人物。他极度推崇纯血统理论,鄙视麻瓜、麻瓜出身的巫师(他称之为“泥巴种”)以及任何同情他们的人,如韦斯莱家族。他善于利用权力和财富进行操纵与恐吓,但在面对真正的危险和比他更强大的力量(如伏地魔和邓布利多)时,他会表现出明显的怯懦和自保倾向。他对家人的爱,尤其是对儿子德拉科的爱,是他性格中为数不多的复杂层面,并最终成为驱动他做出背叛伏地魔决定的关键因素。
魔法能力与技巧
- 总体水平: 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纯血巫师和资深食死徒,卢修斯拥有相当不俗的魔法实力。
重要物品
- 蛇头手杖: 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暗藏着他的魔杖。手杖本身由黑木制成,顶部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蛇头,镶有绿宝石眼睛。
人际关系
- 哈利・波特: 卢修斯将哈利视为眼中钉,认为他是破坏巫师世界纯洁性和传统秩序的象征,并多次与他直接或间接对抗。
名字词源
- Lucius: 源自拉丁语 praenomen(古罗马名字),可能来自拉丁词 lux,意为“光”。这与其“黑暗”的阵营形成了强烈的反讽。这个名字也可能影射了“Lucifer”(路西法),这位堕落天使的名字意为“光之带来者”,象征着从崇高地位的堕落。
- Malfoy: 源自古法语短语 mal foi 或 mal foy,意为“不忠”或“背信弃义”。这个姓氏精准地概括了该家族,尤其是卢修斯本人的狡诈、不可信赖的特质。
幕后信息
- 电影选角: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卢修斯・马尔福一角由英国演员杰森・艾萨克 (Jason Isaacs) 饰演。
- 电影改编: 杰森・艾萨克为角色设计的长而柔顺的淡金色直发成为了该角色在银幕上的标志性特征。将魔杖藏于手杖中的设定是电影的原创,但这一设计广受好评,并被普遍接受为角色的一部分。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结尾,电影中描绘了马尔福一家在霍格沃茨大战中仓皇逃离的场景,直观地表现了他们的最终抉择。 (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