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 (Password)

  • 类型 (Type): 安全机制、通行凭证
  • 所有者 (Owners): 主要使用者包括 霍格沃茨 的部分学院和办公室,如 格兰芬多 学院、斯莱特林 学院以及 霍格沃茨校长办公室
  • 制造者 (Maker): 口令本身并非被制造的物品,而是由特定区域的负责人(如级长、院长或校长)设定的一种安全措施。其执行则依赖于魔法守护者,例如肖像画(胖夫人卡多根爵士)或魔法造物(石像鬼)。

口令是一种用于访问 霍格沃茨 内部特定受限区域的秘密词语或短语。它没有实体形态,其本质是一段信息。口令通常被设定得较为独特或古怪,以防止非授权人员轻易猜出。 为保证安全,口令会定期更换。新的口令会由级长或院长通知给该学院的学生。忘记口令的学生将无法进入相应区域,直到获得正确的口令为止。

口令的核心功能是 访问控制。使用者必须向特定入口的魔法守护者清晰地说出正确的口令,守护者在验证无误后才会打开入口。这是 霍格沃茨 最常见的安保形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学院都使用口令系统:

  • 拉文克劳公共休息室: 入口处的鹰状青铜门环会向来访者提出一个需要智慧解答的谜语,而非要求口令。
  • 赫奇帕奇公共休息室: 入口隐藏在一堆靠在走廊右侧的大木桶后面。必须按照“赫尔加・赫奇帕奇”的节奏敲击第二排中间的木桶盖,入口才会打开。敲错或敲击次数不对,闯入者会被浇上一身醋。

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口令。它们不仅是进入特定地点的钥匙,也记录了特定时期的事件和人物偏好。

  • 格兰芬多 已知口令:
    1. 龙渣 (Caput Draconis)
    2. 猪鼻子 (Pig snout)
    3. 垂肉鸟 (Wattlebird)
    4. 大福星 (Fortuna Major)
    5. 卑鄙的恶棍 (Scurvy cur) - 由 卡多根爵士 临时使用
    6. 疯疯癫癫 (Oddsbodikins) - 由 卡多根爵士 临时使用
    7. 胡言乱语 (Balderdash)
    8. 仙子之光 (Fairy lights)
    9. 香蕉炸面团 (Banana fritters)
    10. 米布米宝 (Mimbulus mimbletonia)
    11. 稀葛藤 (Dilligrout)
    12. 圣诞彩球 (Baubles)
    13. 节制 (Abstinence)
    14. 你好吗 (Quid agis)
    15. 绦虫 (Tapeworm)
  • 斯莱特林 已知口令:
    1. 纯血 (Pure-blood)
    1. 柠檬雪糕 (Sherbet Lemon)
    2. 蟑螂堆 (Cockroach Cluster)
    3. 嘶嘶咻咻蜂 (Fizzing Whizzbees)
    4. 酸味爆爆糖 (Acid Pops)
    5. 邓布利多 (Dumbledore) - 由 西弗勒斯·斯内普邓布利多 死后使用,特殊情况下的口令。

口令在故事情节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 推动情节: 小天狼星·布莱克 袭击 胖夫人 的事件,正是因为他没有口令而无法进入,这次袭击极大地加剧了 霍格沃茨 的紧张气氛,并推动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的核心情节。
  • 塑造角色: 邓布利多 偏爱使用糖果名作为口令,这侧面反映了他古怪、童心未泯且亲切的性格。而 斯莱特林 使用“纯血”作为口令,则直接暴露了该学院根深蒂固的血统至上观念。
  • 制造情境与笑料: 纳威·隆巴顿 忘记口令被锁在门外,或 卡多根爵士 频繁更换荒唐的口令,都为故事增添了日常感和幽默色彩。
  • 世界观构建: 口令系统是 霍格沃茨 魔法世界日常运作的具体体现,它让学校的设定显得更加真实和富有逻辑。
  • (电影设定)在电影改编中,为了简化情节,拉文克劳赫奇帕奇的入口有时也被描绘为使用传统的口令,这与原著中需要解答谜语或采用特殊敲击节奏的设定不同。
  • 口令的频繁更换,尤其是在第三册书中,反映了在 小天狼星·布莱克 越狱后,整个魔法界和 霍格沃茨 提升安全警戒级别的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