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半血王子

  • 系列第几部 (Part of Series):哈利・波特”系列七部曲中的第六部
  • 英文原名 (Original English Title):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
  • 作者 (Author): J.K. 罗琳
  • 首次出版 (First Published): 2005年7月16日
  • 故事时间线 (Timeline): 1996年夏 – 1997年春

伏地魔食死徒的恐怖活动日益公开化的背景下,魔法世界和麻瓜世界都陷入了恐慌。哈利・波特在他的第六个霍格沃茨学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黑暗的真相。 故事开始于西弗勒斯・斯内普纳西莎・马尔福立下牢不可破的誓言,承诺会保护德拉科・马尔福并完成他被伏地魔指派的秘密任务。与此同时,阿不思・邓布利多亲自将哈利德思礼家接走,并一同说服了退休的魔药学教授霍拉斯・斯拉格霍恩重返霍格沃茨任教。因此,斯内普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黑魔法防御术课的教授。 在第一堂魔药学课上,哈利偶然得到了一本写满了笔记和神秘咒语的旧课本,课本的扉页上写着“此书属于半血王子”。依靠这本课本的指点,哈利魔药学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赢得了斯拉格霍恩的青睐和一小瓶幸运药水——福灵剂。然而,赫敏・格兰杰对这本来源不明的课本充满了怀疑,尤其是其中记载的一些危险的黑魔法咒语,例如“神锋无影”。 整个学年,邓布利多开始给哈利进行个人授课。他使用冥想盆哈利展示了大量关于汤姆・里德尔(即后来的伏地魔)过去的记忆,揭示了他从孤儿到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的转变过程。通过这些记忆,哈利了解到了伏地魔的母亲梅洛普・冈特、他的麻瓜父亲以及他如何得知自己是萨拉查・斯莱特林后裔的真相。最重要的发现是,伏地魔为了追求永生,将自己的灵魂分裂并藏在了数个被称为魂器的魔法物品中。摧毁所有魂器是击败伏地魔的唯一方法。 与此同时,哈利坚信德拉科・马尔福已经成为一名食死徒,并在霍格沃茨内部执行着某个邪恶计划。尽管罗恩・韦斯莱赫敏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哈利花费了大量精力来监视德拉科,发现他经常出入有求必应屋。 书的结尾,哈利邓布利多前往一个湖心小岛的洞穴,去寻找并摧毁一个魂器斯莱特林的挂坠盒)。他们历经艰险,喝下了使人极度痛苦的魔药,并击退了大量的阴尸,但邓布利多在此过程中元气大伤。当他们返回霍格沃茨时,发现天文塔上出现了黑魔标记德拉科在塔顶成功解除了邓布利多的武装,但无法痛下杀手。最终,斯内普赶到,用“阿瓦达索命”咒杀死了邓布利多。 在食死徒逃离城堡时,哈利追击斯内普并试图用“神锋无影”攻击他,却被告知这个咒语正是斯内普自己发明的。在离去前,斯内普哈利揭示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半血王子”。 在邓布利多的葬礼后,哈利决定在下个学年不再返回霍格沃茨,而是去寻找并摧毁剩下的魂器罗恩赫敏毅然决定与他同行,共同完成邓布利多未尽的事业。

  1. 魂器的真相: 首次系统地介绍了魂器 (Horcrux) 的概念,即通过谋杀来分裂灵魂并将其藏于物品中以获得永生的黑魔法。书中确认了两个魂器汤姆・里德尔的日记马沃罗・冈特的戒指)已被摧毁,并推断伏地魔总共制造了七个魂器
  2. 伏地魔的出身: 详细揭示了伏地魔的血统,他的母亲是冈特家族的女巫梅洛普・冈特,她用迷情剂迷惑了麻瓜老汤姆・里德尔并生下了他。这解释了伏地魔对自身麻瓜血统的憎恨和对纯血统的病态追求。
  3. 半血王子的身份: 最终揭晓,“半血王子”就是西弗勒斯・斯内普。他的母亲艾琳・普林斯 (Prince) 是一位纯血女巫,而他的父亲托比亚・斯内普是一位麻瓜,因此他称自己为“半血王子”。
  4. 邓布利多的伤势: 解释了邓布利多的手变得焦黑枯萎的原因——他在摧毁作为魂器马沃罗・冈特的戒指时,中了上面附加的强大诅咒。

《哈利・波特与半血王子》是整个系列中基调最为黑暗和沉重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哈利童年时代的彻底终结和霍格沃茨相对安全环境的瓦解。本书的主要作用是为最终决战进行铺垫,将故事的核心矛盾从校园生活完全转移到寻找并摧毁魂器这一明确任务上。邓布利多的死亡是系列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迫使哈利必须独立成长,承担起作为“被选中的人”的最终责任,为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宏大冒险奠定了基础。

  • 电影名称翻译: 本书的电影改编版在中国大陆被译为《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与书籍官方译名《哈利・波特与半血王子》有所不同。(电影设定)
  • 被删减的情节: 电影版大幅删减了关于伏地魔过去的多段记忆,尤其是关于冈特家族赫普兹巴・史密斯赫奇帕奇的金杯斯莱特林的挂坠盒的早期持有者)的详细情节,使得对魂器的背景介绍相对简化。(电影设定)
  • 原创情节: 电影中加入了食死徒在圣诞假期袭击陋居的情节,这段紧张的动作场面在原著小说中并未发生。(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