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本词条内容主要对应 J.K. 罗琳原著小说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的后半部分情节,大致从第 24 章“魔杖制作人”开始,直至故事终章。这部分情节是整个系列的最高潮,聚焦于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寻找并摧毁伏地魔最后几个魂器的艰难任务,并最终以正义与邪恶在霍格沃茨城堡内展开的史诗级决战——霍格沃茨大战——作为终结。 在电影改编中,这部分情节被独立制作成系列第八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电影设定)。

  1. 古灵阁劫案:在贝壳小屋稍作休整后,哈利从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德处确认了老魔杖的存在。为了摧毁藏在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金库中的魂器——赫奇帕奇的金杯,三人与妖精拉环达成协议,在后者的帮助下策划并实施了对古灵阁巫师银行的抢劫。他们利用复方汤剂潜入,虽然成功取得了金杯,但行动败露,最终骑着一头守卫金库的年迈火龙惊险逃脱。
  2. 寻找冠冕:哈利通过与伏地魔的心灵感应,得知另一个魂器藏在霍格沃茨。三人在阿不福思·邓布利多的帮助下,通过猪头酒吧的秘密通道返回学校。在卢娜·洛夫古德的提示和格雷女士(海莲娜·拉文克劳)的指引下,哈利确认魂器拉文克劳的冠冕,并藏在有求必应屋
  3. 霍格沃茨大战:随着哈利返回霍格沃茨食死徒大军对城堡发起总攻。凤凰社成员、学校师生与邪恶势力展开激战。在有求必应屋中,哈利、罗恩和赫敏与德拉科·马尔福克拉布高尔遭遇。克拉布释放的厉火失控,不仅杀死了他自己,也意外摧毁了拉文克劳的冠冕
  4. 王子的故事:哈利从伏地魔的视角得知他正前往尖叫棚屋。三人在隐形衣下赶到,目睹了伏地魔命令宠物纳吉尼杀死西弗勒斯·斯内普,以图成为老魔杖真正的主人。临死前,斯内普将自己的记忆交给了哈利。哈利在校长的冥想盆中看到了斯内普的过去:他对莉莉·伊万斯深沉的爱、他作为阿不思·邓布利多双面间谍的身份,以及最终的真相——哈利本人就是伏地魔无意中制造的第七个魂器,必须由伏地魔亲手杀死。
  5. 禁林赴死:得知真相后,哈利决心坦然赴死。他打开了邓布利多留给他的金色飞贼,获得了里面的重生石,并在父母、小天狼星布莱克莱姆斯·卢平的灵魂陪伴下,步入禁林伏地魔对他使用了阿瓦达索命咒。
  6. 国王十字车站:哈利在一个酷似国王十字车站的幻境中醒来,见到了阿不思·邓布利多的灵魂。邓布利多解释了所有谜团:哈利体内的魂器碎片已被伏地魔的咒语摧毁,但由于伏地魔曾用哈利的血复活,哈利受到了莉莉的魔法保护而得以幸存。哈利拥有选择“前进”或“回去”的权利,他选择了后者。
  7. 最终对决:哈利假死被带回霍格沃茨纳威·隆巴顿勇敢地站出来反抗伏地魔,并从分院帽中抽出了戈德里克·格兰芬多的宝剑,一举斩杀了最后一个魂器——纳吉尼。混战再起,莫丽·韦斯莱在决斗中杀死了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哈利最终在众人面前与伏地魔对峙,他揭示了老魔杖的真正主人并非杀死斯内普的伏地魔,而是解除了德拉科·马尔福魔杖(马尔福曾解除了邓布利多的魔杖)的自己。当伏地魔索命咒与哈利的除你武器咒相撞时,老魔杖拒绝攻击自己的主人,咒语反弹,杀死了伏地魔
  8. 十九年后:战争结束十九年后,哈利·波特金妮·韦斯莱结婚,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结婚。他们在国王十字车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自己的孩子们去霍格沃茨上学。
  • 斯内普之死:在电影中,西弗勒斯·斯内普死于船屋,而非原著中的尖叫棚屋。(电影设定)
  • 冠冕的摧毁:电影中,赫敏·格兰杰用她在密室中找到的蛇怪毒牙刺穿了拉文克劳的冠冕,之后罗恩·韦斯莱将其踢入厉火中彻底销毁。而在原著中,冠冕直接被厉火摧毁。(电影设定)
  • 最终决斗:电影将哈利与伏地魔的最终对决扩展为一场穿越霍格沃茨各处的追逐战和魔法对轰,最后两人在庭院中单独对决。原著中,这场对决发生在礼堂,在所有幸存者的见证下,以一次咒语交锋迅速结束。(电影设定)
  • 伏地魔之死:电影中,伏地魔死后身体化为灰烬消散。原著中,他像凡人一样死去,尸体被移走。(电影设定)
  • 老魔杖的归宿:电影中,哈利将老魔杖折断并扔下悬崖。原著中,哈利先用老魔杖修复了自己原来的冬青木魔杖,然后决定将其放回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坟墓,让它的法力随自己的死亡而自然终结。(电影设定)
  • 马尔福一家的离场:电影中,马尔福一家在战斗进入白热化时选择逃离霍格沃茨,立场明确。原著中,他们在礼堂的最终对峙中显得犹豫不决,处境更为尴尬和复杂。(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