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杯
基本信息
- 类型 (Type): 魔法道具,三强争霸赛的裁判
- 制造者 (Maker): 未知,为一古老的魔法造物
描述与外观
根据原著描述,火焰杯是一个大的、“手工粗糙的木头高脚杯”。它在平时并无特殊之处,但在需要履行其职责时,杯中会充满跳跃的、蓝白色的火焰。它的外观朴实无华,甚至可说是简陋,与其拥有的强大、古老的魔法和作为重要赛事裁判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
魔法特性与用途
火焰杯的核心功能是作为一场绝对公正的裁判,为三强争霸赛从三所参赛学校中各选拔出一名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勇士 (Champion)。
- 选拔机制: 希望参赛的学生将写有自己姓名和学校的羊皮纸投入杯中。在指定的选拔时刻,火焰杯会喷出写有被选中勇士姓名的羊皮纸。
- 魔法契约: 火焰杯的选择具有强大的魔法约束力。一旦勇士被选中,他(她)就受到一份无法反悔的魔法契约的约束,必须参加比赛,直至结束。这一特性使得任何人都无法轻易退出或拒绝参赛。
- 公正性: 火焰杯被认为具有极高的公正性,能够自主判断并选出最有资格的代表。然而,它的这种特性可以被极为强大的混淆咒所蒙蔽。
历史
火焰杯与三强争霸赛的历史紧密相连,据信其历史长达数个世纪。它在每一次赛事中都扮演着选拔勇士的关键角色。 在 1994-1995 学年,为了复兴中断已久的三强争霸赛,火焰杯被重新启用。然而,这次的选拔过程遭到了暗中破坏。伪装成疯眼汉穆迪的小巴蒂·克劳奇对火焰杯施加了一个异常强大的混淆咒。他欺骗火焰杯,让它误以为有第四所学校参赛,并将哈利·波特的名字投入其中。 因此,在选拔仪式上,火焰杯在依次选出德姆斯特朗的勇士威克多尔·克鲁姆、布斯巴顿的勇士芙蓉·德拉库尔以及霍格沃茨的勇士塞德里克·迪戈里之后,出人意料地选出了第四位“勇士”——年仅十四岁的哈利·波特。
在故事中的作用
火焰杯是贯穿小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核心情节驱动器。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火焰杯的设计与原著截然不同。它被描绘成一个由金属制成、装饰华丽、布满符文的大尺寸圣杯,杯身在选拔时会发生机械性的变化。这与书中“粗糙的木杯”形象相去甚远。(电影设定)
- 书名: 第四本小说的标题直接以“火焰杯”命名,突显了这件魔法物品在整个故事中的绝对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