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凤凰社的密令

故事始于一个令哈利·波特异常烦躁的夏天,他被困在德思礼家,不仅与魔法世界隔绝,还面临着来自魔法部的无视与抹黑。在一次摄魂怪的袭击中,哈利被迫在麻瓜面前使用守护神咒,因此收到了霍格沃茨的开除通知和魔法部的听证会传票。 在凤凰社成员的护送下,哈利被带到其秘密总部——格里莫广场12号,这里是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家。他在此与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重逢,并了解到凤凰社是一个致力于对抗伏地魔及其食死徒的秘密组织。在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帮助下,哈利在听证会上被宣告无罪,得以返回霍格沃茨。 然而,新学年充满了挑战。魔法部长康奈利·福吉由于恐惧和偏执,拒绝承认伏地魔已经回归,并安插自己的亲信多洛雷斯·乌姆里奇担任新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乌姆里奇的教学完全脱离实践,并以高级调查官的身份颁布一系列教育令,逐步掌控了霍格沃茨。为了自卫,哈利、罗恩和赫敏秘密组织了“邓布利多军 (D.A.)”,在有求必应屋内教授同学们实用的防御魔法。 与此同时,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思想连接变得愈发频繁和清晰,他时常在梦中看到伏地魔的行动。邓布利多安排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哈利大脑封闭术以抵御伏地魔的入侵,但课程因两人之间的敌意而失败告终。 故事在哈利收到一个伏地魔正在神秘事务司折磨小天狼星·布莱克的虚假幻象时达到高潮。哈利与邓布利多军的五名成员——罗恩、赫敏、金妮·韦斯莱纳威·隆巴顿卢娜·洛夫古德——骑着夜骐赶往魔法部救援。他们在预言厅陷入了食死徒的埋伏,双方展开激战。凤凰社成员及时赶到支援,但在混战中,小天狼星·布莱克被他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咒语击中,坠入帷幔后死去。 随后,邓布利多伏地魔本人在魔法部中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最终伏地魔在被击败前逃离,但他的现身被福吉及众多魔法部官员亲眼目睹。事件结束后,邓布利多向哈利揭示了关于他和伏地魔的那个重要预言的全部内容,解释了为何伏地魔一心想杀死他,并阐明了莉莉·波特的爱所给予哈利的古老保护魔法的重要性。

本书是系列中基调最为黑暗和政治化的一部,标志着哈利从一个男孩向一个战士的转变。

  • 政治腐败与官僚主义: 深刻揭示了魔法部的无能、腐败和对真相的压制。多洛雷斯·乌姆里奇这个角色是官僚式邪恶的集中体现。
  • 反抗与觉醒: 邓布利多军的成立是学生们自发反抗不公体制的象征,展现了年轻一代的勇气和责任感。
  • 青春期的愤怒与孤立: 本书深入探讨了哈利的内心世界,他经历了被误解的孤立、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对于自身命运的愤怒与挣扎。
  • 失去与悲痛: 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死亡是哈利生命中又一个重大的创伤,迫使他直面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沉重代价。
  • 预言与命运: 首次完整揭示了连接哈利与伏地魔的预言,探讨了命运、选择和自我实现预言的主题。
  • 爱的力量: 邓布利多最后向哈利强调,爱是他拥有的、而伏地魔所不具备的最强大的武器和保护。
  • 作品地位: 本书是《哈利·波特》系列七部曲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其复杂的政治隐喻和对主角心理的深刻描绘,使其成为系列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电影改编: 改编电影于2007年上映。由于原著篇幅巨大,电影删减了大量情节,例如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的大部分场景、魁地奇赛季、赫敏为家庭小精灵权益奔走的 S.P.E.W. 组织等,这使得克利切在后续故事中的背叛行为动机在电影中显得较为突兀。(电影设定)
  • 作者访谈: J.K. 罗琳曾表示,她原计划在本册中让亚瑟·韦斯莱牺牲,但最终决定让小天狼星·布莱克死去,因为小天狼星的死亡对哈利的成长至关重要。(作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