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羅克五

奧古斯都・羅克五(Augustus Rookwood)是一名食死人,也是佛地魔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安插在魔法部內部的核心間諜。他利用其在神秘部門擔任「不可說」的職位,為佛地魔竊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在兩次巫師戰爭中,他都是佛地魔的忠實追隨者,並最終在霍格華茲大戰中,製造了一場爆炸並殺害了弗雷・衛斯理

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羅克五成功滲透魔法部,在神秘部門工作。這個職位讓他能夠接觸到魔法部的各種機密,他利用職務之便,將情報持續傳遞給佛地魔。他的父親與魯多・貝漫的父親是朋友,羅克五也因此與魯多・貝漫相識。後者曾被指控將情報洩漏給羅克五,但魯多・貝漫在審判中聲稱自己並不知道羅克五是食死人,並因此被判無罪。 佛地魔倒台後,羅克五的間諜身份被另一位被捕的食死人伊果・卡卡夫所揭發。在阿不思・鄧不利多儲思盆記憶中,伊果・卡卡夫為了換取自由,向魔法執行部指證羅克五是為佛地魔服務的間諜。羅克五隨後被捕,並被判處在阿茲卡班終身監禁。

1996年,羅克五與貝拉・雷斯壯等九名食死人一同從阿茲卡班集體越獄,重新回到佛地魔的麾下。 不久後,他參與了神秘部門之戰。憑藉他對神秘部門的深入了解,他向其他食死人解釋了關於預言球的魔法限制——只有預言所指的對象(即哈利・波特)才能將其從架子上取下,否則會導致瘋狂。在戰鬥中,他與金利・俠鉤帽交手,最終與其他多數食死人一同被鳳凰會成員制服,並被送回阿茲卡班。 1997年,隨著佛地魔勢力掌控魔法部,羅克五再次逃脫。在霍格華茲大戰期間,他積極參戰。在城堡內的戰鬥中,他與派西・衛斯理弗雷・衛斯理對決,並引爆了一道咒語。這場爆炸直接導致了弗雷・衛斯理的死亡,給衛斯理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悲痛。不久之後,羅克五被阿波佛・鄧不利多用昏迷咒擊敗。書中未明確說明其最終結局,但推測他被監禁或在戰鬥後期被殺。

* 外貌:書中描述羅克五的臉上長滿麻子,頭髮油膩。(《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 性格:羅克五是一個狡猾冷酷無情且對佛地魔極度忠誠的巫師。他作為間諜的能力顯示出其精於算計和偽裝。他在戰鬥中毫不猶豫地使用致命的黑魔法,殺害弗雷・衛斯理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的殘忍本性。

* 黑魔法:作為一名食死人,羅克五顯然精通黑魔法,並在戰鬥中熟練運用各種惡咒。 * 決鬥技巧:他是一位能力不俗的決鬥者,能夠在神秘部門之戰霍格華茲大戰等大規模戰鬥中倖存,並同時與多名對手周旋。 * 專業知識:羅克五最大的價值在於他對神秘部門內部運作和秘密的專業知識。這項能力在第一次巫師戰爭中為佛地魔提供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 魔咒:他能夠施放威力強大的爆炸性咒語,正是這樣的咒語殺死了弗雷・衛斯理

* 魔杖:羅克五擁有一根魔杖,但其杖芯、木材和長度等具體規格在原著中均未被提及。

* 佛地魔:羅克五是佛地魔最信任和最有價值的僕人之一,主要因為他能提供來自魔法部內部的第一手情報。 * 伊果・卡卡夫:同為食死人,但伊果・卡卡夫為了自保而出賣了羅克五,導致他被捕入獄。 * 衛斯理家族:他是殺害弗雷・衛斯理的兇手,因此成為整個衛斯理家族不共戴天的仇敵,尤其是當時與弗雷並肩作戰的派西・衛斯理

* Augustus:拉丁語名字,意為「威嚴的」、「神聖的」或「偉大的」。這曾是羅馬皇帝的頭銜,暗示著權力與尊貴,這與他作為一名強大食死人的自我定位相符。 * Rookwood:「Rook」是一種鴉科鳥類(禿鼻鴉),在西方文化中常與死亡、不祥之兆和智慧聯繫在一起,這符合他作為間諜的狡猾特質和食死人的黑暗身份。「Wood」則指樹林。兩者結合,營造出一種古老而陰森的感覺。

* 電影改編:在電影系列中,奧古斯都・羅克五的角色被大幅簡化。雖然他在神秘部門之戰霍格華茲大戰中均有出場,但他作為間諜的背景故事以及向其他食死人解釋預言球規則的關鍵情節均被刪除。此外,電影中弗雷・衛斯理的死亡是由一場混亂的爆炸造成的,並未明確展示羅克五是兇手。(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