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贞路4号

女贞路4号是德思礼一家的住所,位于伦敦郊外萨里郡小惠金区。这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住宅,共有两层,外观方正,显得极为普通和整洁,这完全符合德思礼夫妇对“正常”生活的追求。房子的花园、草坪和花坛都被精心修剪,屋内也总是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状态。 在詹姆·波特莉莉·波特于1981年10月31日被伏地魔杀害后,阿不思·邓布利多米勒娃·麦格鲁伯·海格在次日凌晨将尚是婴儿的哈利·波特送到了这里,交由他唯一的亲人——姨妈佩妮·德思礼抚养。 为了保护哈利,邓布利多利用了莉莉·波特为保护儿子牺牲时所产生的古老保护咒。他将这道魔法与莉莉的血脉联系起来,只要哈利能把有他母亲血缘的亲人(即佩妮姨妈)所居住的地方称为“家”,那么在成年前,他在这里就会绝对安全,伏地魔和他的追随者们无法伤害他。这道强大的保护魔法使女贞路4号成为了哈利在霍格沃茨之外最重要的避难所。 哈利在这里度过了十个非常不愉快的童年夏天。在他11岁之前,他的“卧室”是位于楼梯下的狭小碗柜。之后,他才搬到了楼上达力的第二间卧室。

女贞路4号在整个系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它既是哈利受苦和被排斥的象征,也是他最强大的魔法安全港。

  • 庇护所与牢笼:一方面,邓布利多保护咒使这里成为哈利在魔法世界之外最安全的地方,任何心怀恶意的巫师都无法触及他。另一方面,德思礼一家的冷漠、虐待和对魔法的极端憎恶,使这里对哈利来说如同一个牢笼,让他每年都迫切地期盼着返回霍格沃茨
  • 与魔法世界的对比:女贞路4号代表了平凡、乏味甚至压抑的麻瓜世界,与充满奇迹、冒险和友谊的霍格沃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强化了哈利对魔法世界的归属感。
  • 关键事件的发生地
    • 收到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无数封信件涌入这里,最终由海格亲自将信交到哈利手中。
    • 多比的警告:家养小精灵多比在哈利二年级前的暑假到访,试图阻止他返回学校,并引发了“布丁事件”。
    • 充气咒事件:哈利在三年级前的暑假无意中对来访的玛姬姑妈施了充气咒,并因此离家出走。
    • 摄魂怪的袭击:在五年级前的暑假,哈利和达力·德思礼在女贞路附近遭到摄魂怪的袭击,迫使哈利使用了守护神咒
    • 最后的告别:在1997年,哈利年满十七岁的前几天,凤凰社成员护送他最后一次离开这里。随着哈利的成年和不再称此地为家,邓布利多设置的保护咒也永久失效了。
  • 楼梯下的碗柜 (The Cupboard Under the Stairs):哈利童年时期的卧室,狭小、布满灰尘,里面堆放着蜘蛛。
  • 客厅 (Living Room)德思礼一家主要的活动区域,配有电视和被木板封死的壁炉(以阻止信件和巫师通过飞路网进入)。
  • 厨房 (Kitchen):佩妮姨妈的“地盘”,也是哈利经常被要求做家务的地方。
  • 哈利的卧室 (Harry's Bedroom):原是达力的第二间卧室,用来堆放他损坏或不玩的玩具。哈利搬入后,房间里有一块可以掀开的地板,用以隐藏他的魔法物品。窗户曾在二年级时被弗农·德思礼钉上了铁栏杆。
  • 花园 (Garden):屋前屋后都有花园,由哈利负责修剪和维护,也是德思礼一家向邻居炫耀其“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 名字来源:J.K. 罗琳在访谈中提到,“女贞路 (Privet Drive)” 这个名字来源于她童年时对郊区普遍种植的女贞树篱笆的一种反感,她认为这种植物带有一种郊区特有的、追求整齐划一的压抑感,这与德思礼一家的性格非常吻合。(作者访谈)
  • 电影场景:在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女贞路4号的 extérieur 场景是在一个真实的、位于伯克郡布拉克内尔的房子拍摄的。从第二部电影开始,为了拍摄方便,制片方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按1:1的比例搭建了整条女贞路的布景。(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