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麗・格蘭傑

妙麗・珍・格蘭傑 (Hermione Jean Granger) 是J.K.罗琳所著《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三位核心主角之一。她出身于一个麻瓜家庭,是哈利・波特荣恩・卫斯理最亲密的朋友,与他们同属霍格沃茨格兰芬多学院。妙丽以其卓越的智慧、对知识的渴求、严谨的逻辑思维和非凡的勇气而闻名,常被誉为“她那个时代最聪明的女巫”。在对抗佛地魔食死徒第二次巫师战争中,她的魔法知识和冷静的头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妙麗于 1979 年 9 月 19 日出生于一个麻瓜家庭,父母均为牙医。她在十一岁生日前得知自己是一名女巫,并收到了霍格沃茨魔法与巫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入学前,她便已购买了所有课本并预习了大部分内容,展现出对魔法世界极大的热情和求知欲。

妙麗决定放弃在霍格沃茨的第七年学业,陪伴哈利寻找并摧毁佛地魔魂器。为了保护家人,她修改了父母的记忆,让他们以为自己是另一对夫妇并移居澳大利亚。在寻觅魂器的旅途中,她用施了无痕伸展咒的串珠小包为三人提供了几乎所有必需品。在马份庄园,她遭受了贝拉・雷斯壮残酷的钻心咒折磨,但仍坚守秘密。在霍格沃茨大战中,她与荣恩进入密室,用蛇怪的毒牙摧毁了赫夫帕夫的金杯

战争结束后,妙麗返回霍格沃茨完成了她的“超劳巫测”(N.E.W.T.s) 考试。之后她进入魔法部工作,首先在神奇生物管理控制司为改善家庭小精灵等非人类生物的待遇做出了巨大贡献。随后,她调至魔法法律执行司,致力于废除那些维护纯血统至上的压迫性法律。她最终与荣恩・卫斯理结婚,育有两个孩子,罗丝・格兰杰-卫斯理雨果・格兰杰-卫斯理。(Pottermore、J.K. 罗琳访谈) 根据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的剧情,妙麗后来成为了魔法部部长。(《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舞台剧)

  • 外貌: 妙麗拥有一头浓密蓬乱的棕色头发和一对棕色的眼睛。在故事初期,她的一对大门牙尤为明显,但在四年级时,她在一次意外后让庞芮夫人将其永久缩小。随着年龄增长,她变得愈发自信和美丽。
  • 性格:
    • 智慧与博学: 她是全年级最聪明的学生,对知识有着近乎无限的渴望。她相信一切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 逻辑与理性: 她的思维极具逻辑性,能在危急关头保持冷静,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这与哈利的直觉和荣恩的情绪化形成互补。
    • 忠诚与勇敢: 妙麗对朋友无限忠诚,愿意为他们冒任何风险。尽管内心也常有恐惧,但她总能展现出非凡的勇气。
    • 正义与同情心: 她有强烈的正义感,尤其体现在她为家庭小精灵权益的奔走呼号上,即便这一行为在当时被大多数巫师视为古怪。
    • 不安全感: 尤其在早年,她“万事通”的态度部分源于对自己麻瓜出身的不安,渴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 学术专精: 几乎精通所有魔法学科,尤其擅长符咒学古代魔文。她是少数能在施展许多咒语时做到无声咒的年轻巫师。
  • 魔药学天赋: 尽管不是赛佛勒斯・石内卜最喜爱的学生,但她的魔药学水平极高,二年级时便能酿造复方汤剂
  • 守护神: 她的守护神咒召唤出的守护神是一只水獭,这可能是因为 J.K. 罗琳本人很喜欢水獭。
  • 魔杖: 葡萄藤木,龙的神经,十又四分之三英寸长。
  • 哈利・波特 哈利最亲密的挚友之一,两人情同姐弟。妙麗是哈利最依赖的智囊和伙伴,总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理性的建议和坚定的支持。
  • 荣恩・卫斯理 另一位挚友,最终成为她的丈夫。两人的关系从最初的争吵拌嘴发展为深厚的爱情。他们性格迥异但完美互补。
  • 维克多・克鲁姆 在四年级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短暂的恋情,之后也保持着书信联系。
  • 格兰杰夫妇 她的麻瓜父母。她深爱他们,并为了在战争中保护他们而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
  • Hermione (妙麗): 源自希腊神话,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与海伦的女儿。J.K. 罗琳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英国比较少见,她不希望现实中有女孩因为与一个“万事通”角色同名而受到取笑。这个名字也出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中。
  • Granger (格兰杰): 是一个常见的英国姓氏,意为“农场管家”。这个平凡的姓氏突出了她来自非魔法世界的麻瓜背景。
  • 作者的投射: J.K. 罗琳在多次访谈中表示,妙麗这个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自己年轻时的形象,尤其是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内心的不安全感。(J.K. 罗琳访谈)
  • 电影改编: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妙麗由演员艾玛・沃特森 (Emma Watson) 饰演。电影有时会将原著中属于荣恩・卫斯理的一些关键台词或行动分配给妙麗,以凸显她的智慧和重要性。例如,向哈利解释“泥巴种”一词的含义。(电影设定)
  • 中间名: 她的中间名“珍”(Jean) 是在第七本书《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通过邓布利多的遗嘱首次揭晓的。J.K. 罗琳选择这个名字是为了向她的祖母致敬。(J.K. 罗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