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脸

“方块脸” 是《哈利・波特》系列简体中文版中对 康奈利・奥斯瓦尔德・福吉 (Cornelius Oswald Fudge) 的一个非官方描述性称呼,源于对其外貌的直观印象。福吉是魔法世界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在1990年至1996年间担任魔法部部长。他的任期始于 第一次巫师战争 之后,以维持和平与现状为主要基调,但其后期因对 伏地魔 的回归采取鸵鸟政策、极力否认事实,并对 哈利・波特阿不思・邓布利多 发动舆论抹黑,而对 第二次巫师战争 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终,他在巫师界公众的压力下被迫下台。

福吉早年在魔法部魔法事故和灾害司担任副部长。在 第一次巫师战争 结束后,由于 阿不思・邓布利多 谢绝了部长提名,而另一位热门人选 巴蒂・克劳奇 因其子的食死徒丑闻而失势,康奈利・福吉因此于1990年成功当选为魔法部部长

在他的任期早期,福吉频繁地向 阿不思・邓布利多 咨询意见,对 哈利・波特 也表现出和蔼可亲、甚至有些纵容的态度。

1995年,在 三强争霸赛 的结尾,哈利・波特 亲眼目睹了 伏地魔 的复活,但福吉出于对权力的痴迷和对动乱的恐惧,断然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这是 邓布利多 企图颠覆他部长之位的阴谋。

  • 他利用魔法部的权力操控主流媒体《预言家日报》,将哈利和邓布利多描绘成疯子和骗子。
  • 他通过颁布《第二十四号教育令》,将自己的高级副部长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安插进 霍格沃茨,逐步侵蚀学校的自主权,并监视邓布利多的一举一动。

1996年,伏地魔 亲自率领 食死徒 闯入魔法部,并与 邓布利多 发生正面交锋,福吉与其他多位魔法部官员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真相再也无法掩盖,福吉的政治生涯也因此走到了尽头。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他被迫辞去部长一职,由前任傲罗办公室主任 鲁弗斯・斯克林杰 接任。 下台后,福吉担任了魔法部顾问的角色,负责与麻瓜首相的联络工作。在将 斯克林杰 介绍给麻瓜首相时,他承认了自己任期内的重大失误。此后,他在书中的下落不明。

康奈利・福吉身材矮胖,常常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的标志性装扮是一件细条纹斗篷和一顶绿色的圆顶硬礼帽。

福吉的性格复杂,他并非一个本质上的恶人,但其性格弱点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 权力欲强: 他极度迷恋魔法部部长的职位,并将维护自己的权力置于一切之上,包括巫师世界的安危。
  • 懦弱且逃避现实: 他宁愿相信一个安逸的谎言,也不愿面对 伏地魔 回归这一残酷的真相,因为后者会彻底摧毁他苦心经营的和平表象。
  • 虚荣且易受影响: 他非常在意公众形象,且容易被 卢修斯・马尔福 这样富有且有影响力的巫师所左右。
  • 多疑: 在后期,他对 邓布利多 产生了深深的猜忌,认为这位广受尊敬的校长时刻在觊觎自己的位置。

书中并未详细描述福吉的魔法能力。作为魔法部部长,他显然具备了从 霍格沃茨 毕业并胜任魔法部工作的标准魔法水平。然而,他并未展现出任何高超的决斗技巧或强大的施法能力,其能力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手腕而非战斗实力上。他的魔杖信息和守护神形态均为未知。

  • 绿色的圆顶硬礼帽 (Lime-green bowler hat): 这是福吉最具代表性的个人物品,多次在书中被提及,象征着他作为政府官员的身份。
  • 阿不思・邓布利多 从最初的依赖与请教,到后来的猜忌与敌对,福吉与邓布利多的关系是其政治生涯的缩影。
  • 哈利・波特 福吉对哈利的态度从长辈式的关怀转变为公开的敌视与诋毁,将他视为自己政治生涯的威胁。
  •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乌姆里奇是福吉最忠诚也最残酷的政治工具,完美执行了他意图控制 霍格沃茨 并打压异己的政策。
  • 卢修斯・马尔福 福吉长期受到卢修斯的财务支持和政治影响,体现了他与一部分纯血统精英阶层的勾结。
  • Cornelius (康奈利): 一个古老的罗马名字,意为“号角”,可能暗示了他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
  • Fudge (福吉): 在英文中,动词 fudge 意为“含糊其辞”、“捏造”、“回避”,这精准地概括了他在面对 伏地魔 回归问题上的核心行为。名词 fudge 是一种甜腻的软糖,也可能暗示了他起初表现出的那种虚伪的、过于甜美的和蔼态度。
  • 在电影改编中,康奈利・福吉由已故演员罗伯特・哈迪 (Robert Hardy) 扮演。
  • 他的中间名 奥斯瓦尔德 (Oswald) 来自 J.K. 罗琳的官方补充材料。(Pottermore)
  • “方块脸” 这一称呼并非原著中的官方设定,而是简体中文版译者根据其矮胖、面部轮廓给人的印象而采用的一种描述性绰号,旨在让读者对其形象有更生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