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隆巴頓
簡介
法蘭克·隆巴頓 (Frank Longbottom) 是一位純血巫師,也是魔法部一位備受尊敬的 正氣師。在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他與其妻 愛麗絲·隆巴頓 共同加入了最初的 鳳凰會,成為對抗 佛地魔 和 食死人 的重要成員。他們因三次成功反抗 佛地魔 而聞名。在 佛地魔 垮台後不久,法蘭克與愛麗絲被 貝拉·雷斯壯 (Bellatrix Lestrange) 及其同夥用 酷刑咒 折磨至永久性精神失常。此後,他便一直住在 聖蒙果魔法疾病與傷害醫院。他是 奈威·隆巴頓 的父親,其英勇事蹟與悲慘遭遇對奈威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生平
第一次巫師戰爭
法蘭克·隆巴頓是一位傑出的 正氣師,與 阿拉斯托·穆敵 等傳奇人物並肩作戰。他和妻子 愛麗絲·隆巴頓 一同加入由 阿不思·鄧不利多 領導的第一代 鳳凰會。根據 阿拉斯托·穆敵 的說法,法蘭克夫婦與 詹姆·波特 和 莉莉·波特 一樣,曾三次成功地從 佛地魔 本人的手中逃脫,這證明了他們非凡的魔法實力與勇氣。在戰爭期間,他們是 魔法部 和 鳳凰會 最可靠的戰士之一。
佛地魔垮台後
1981年,在 佛地魔 第一次垮台後,許多 食死人 拒絕相信他們的領袖已死。由 貝拉·雷斯壯 帶領的一小群 食死人——包括她的丈夫 道夫·雷斯壯、小叔 巴坦·雷斯壯 以及 小巴堤·柯羅奇——抓住了法蘭克和愛麗絲。他們認為隆巴頓夫婦知道 佛地魔 的下落,並對他們使用了 酷刑咒,試圖逼供。殘酷的折磨導致了法蘭克和愛麗絲遭受了不可逆轉的腦部損傷,使他們永久性地失去了心智。 這次襲擊的罪犯隨後被捕,並在 鄧不利多 於 儲思盆 中向 哈利·波特 展示的記憶裡,被判處終身監禁於 阿茲卡班。
後期生活
法蘭克與愛麗絲被送往 聖蒙果魔法疾病與傷害醫院 的「詹納斯・西奇」永久咒語傷害病房接受長期照護。他們的兒子 奈威·隆巴頓 由法蘭克的母親,也就是 奧古斯塔·隆巴頓 撫養長大。 在1995年聖誕節期間,哈利·波特、榮恩·衛斯理 和 妙麗·格蘭傑 在探望 亞瑟·衛斯理 時,意外地在醫院遇見了隆巴頓一家。當時的法蘭克看起來面容憔悴,眼神空洞,無法辨認出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兒子奈威。他只是茫然地四處遊蕩,與同樣精神失常的妻子形成對比,後者還能透過遞給奈威泡泡糖包裝紙的方式,表達出一種扭曲但依舊存在的母愛。
外貌與性格
書中對法蘭克年輕時的外貌描述不多。在 阿拉斯托·穆敵 持有的老 鳳凰會 照片中,他看起來神情嚴肅。在 聖蒙果 時,他被描述為一個「面容圓潤、神情茫然」的男人。 從他作為頂尖 正氣師 和 鳳凰會 成員的經歷來看,法蘭克無疑是一位極其勇敢、忠誠且富有正義感的巫師。他願意為了保護魔法世界而犧牲一切,其堅定不移的意志力即使在面對 佛地魔 時也未曾動搖。
魔法能力與技巧
* 正氣師技巧 (Auror Skills): 作為一名 正氣師,法蘭克精通各種高深的 防禦咒 與攻擊性魔法。他具備卓越的決鬥能力,能夠對抗最強大的 黑巫師。小仙女·東施 曾提及,現代的 正氣師 學員很難達到像法蘭克·隆巴頓那樣的水平。 * 對抗黑魔法 (Resistance to Dark Arts): 他與妻子曾三次對抗 佛地魔 並存活下來,這證明他們擁有非凡的魔法防禦能力和應變技巧。
重要物品
人際關係
名字詞源
* 法蘭克 (Frank): 這個名字源於日耳曼語族,意為「自由之人」(Freeman)。在英語中,「Frank」也有「坦率、誠實」的含義,這與他作為正義化身的 正氣師 形象十分契合。 * 隆巴頓 (Longbottom): 一個典型的英國姓氏,字面意思為「長長的谷底」。這個姓氏也出現在托爾金的《魔戒》中,長底菸草 (Longbottom Leaf) 是夏爾地區哈比人最愛的菸草。J.K. 羅琳可能藉此向托爾金致敬。
幕後信息
* 電影改編 (Film Adaptation): 在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中,聖蒙果 的場景被刪除。觀眾是透過 貝拉·雷斯壯 在 有求必應屋 向奈威提及他父母的命運,以及奈威向哈利展示他父母在老 鳳凰會 照片中的樣子來了解這段背景的。照片中的法蘭克由演員詹姆斯・佩頓 (James Payton) 飾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