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氏孤兒院

渥氏孤兒院是一家位于伦敦麻瓜机构,其建筑外观被描述为一座灰暗、方正的大楼,四周环绕着高高的铁栏杆,整体环境显得冷清而毫无生气。这里的内部陈设同样简陋,走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这家孤儿院是少年时期的汤姆・马沃罗・里德尔(即后来的伏地魔)成长的地方。他的母亲,梅洛普・冈特,在 1926 年的跨年夜跌跌撞撞地来到这里,生下儿子后不到一小时便去世了。临终前,她为儿子取名为汤姆・马沃罗・里德尔。 汤姆・里德尔在这里度过了十一年的童年时光。他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尚未被引导的魔法力量,但通常是出于恶意。孤儿院的女舍监柯尔夫人曾向阿不思・邓布利多描述过里德尔的怪异行为,例如他曾用意念吊死了另一个孤儿比利・斯塔布的兔子,并在一次海边旅行中,将艾米・本森丹尼斯・毕肖普两个孩子带入一个洞穴,对他们做了某种可怕的事情,使他们从此变得沉默寡言。这些事件显示出他早熟的残忍和对控制他人的渴望。 1938 年,阿不思・邓布利多亲自来到孤儿院,邀请十一岁的汤姆・里德尔前往霍格沃茨就读。在里德尔简陋的房间里,邓布利多发现了里德尔从其他孤儿那里偷来的物品,并以点燃其衣柜的方式展示了真正的魔法,同时警告他霍格沃茨不容忍偷窃行为。这次会面是里德尔第一次确认自己是一名巫师,并了解到了魔法世界的存在。 在离开霍格沃茨后,成年的汤姆・里德尔曾一度返回孤儿院,向已经年迈的柯尔夫人询问关于他母亲的信息,以追寻自己的身世。

渥氏孤兒院是理解伏地魔角色背景的关键地点。它凄凉、缺乏关爱的环境塑造了汤姆・里德尔的性格,使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感受爱,并极度渴望权力和与众不同,以摆脱他鄙视的麻瓜出身。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邓布利多通过冥想盆哈利・波特展示了自己初次探访孤儿院的记忆。这段记忆至关重要,它不仅揭示了伏地魔的童年,还为哈利和读者提供了理解伏地魔心理和寻找其魂器的重要线索。孤儿院的经历是伏地魔黑暗人生的起点,也是他与哈利・波特虽然出身相似(都是在不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孤儿),但最终走向截然不同道路的鲜明对比。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渥氏孤兒院被描绘成一座宏伟但阴森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其外观比原著中的描述更为庞大和令人畏惧。(电影设定)
  • 电影增加了一段回忆场景,显示汤姆・里德尔在房间里用魔法排列石块,暗示了他对魔法的早期探索。(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