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杯的考驗

三强争霸赛

三强争霸赛 (The Triwizard Tournament) 是一项历史悠久、极具挑战性且充满危险的魔法竞赛,旨在促进欧洲三大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布斯巴顿德姆斯特朗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比赛每五年举办一次,由三所学校轮流主办。每所学校选派一名勇士,通过完成三项艰巨的魔法考验来争夺荣誉、一千加隆的奖金以及最终的三强杯。 该比赛因其极高的死亡率而在数个世纪前被中止,直到 1994-1995 学年才在霍格沃茨复办。

三强争霸赛始于大约七百年前。这项比赛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国际间的魔法交流,但其考验项目的设计往往极其危险,导致了多名参赛勇士的伤亡。由于伤亡人数不断攀升,公众舆论压力增大,比赛最终被迫停办。 在 1994 年,由魔法部的国际魔法合作司司长巴蒂·克劳奇和体育运动司司长卢多·巴格曼共同推动,三强争霸赛得以重启。为了保障参赛者的安全,魔法部制定了新的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禁止未满十七周岁的巫师报名参赛。阿不思·邓布利多为此在火焰杯周围设置了一道年龄线,以阻止不符合资格的学生。

  • 勇士选拔:
    1. 有意参赛且年满十七周岁的学生需将写有自己姓名和学校的羊皮纸投入火焰杯中。
    2. 火焰杯是一个强大的魔法物品,作为比赛的“公正的选拔者”,它会在指定日期从每个学校中挑选出一位它认为最合适的勇士。
    3. 在 1994 年的选拔中,小巴蒂·克劳奇使用强力的混淆咒欺骗了火焰杯,使其误认为有第四所学校参赛,并从中选出了哈利·波特作为第四位勇士。
  • 考验项目:
    1. 比赛包含三项考验,分别在学年中的不同时间点举行,旨在全面测试勇士们的魔法能力、逻辑推理、勇气和应对未知危险的能力。
    2. 勇士们在完成第一项考验前不会被告知后续考验的内容,但第一项考验的战利品(如金蛋)通常会包含解开第二项考验的线索。
  • 评分与裁判:
    1. 每项考验结束后,由裁判团为勇士的表现打分,满分为五十分。
    2. 1994 年的裁判团成员包括:
      1. 卢多·巴格曼魔法部体育运动司司长)
      2. 巴蒂·克劳奇魔法部国际魔法合作司司长)

哈利·波特的第四个学年,霍格沃茨主办了复兴后的第一届三强争霸赛。

在比赛开始前,举行了“魔杖检测仪式” (Wand Weighing),由著名的魔杖制作人奥利凡德先生检查四位勇士的魔杖以确保其状态良好。

当哈利和塞德里克触摸三强杯后,他们被传送到了小汉格顿的里德尔府墓地。在那里,小矮星彼得伏地魔的命令,用阿瓦达索命咒杀害了塞德里克·迪戈里。随后,伏地魔利用哈利的血在仪式中复活。哈利在与伏地魔的决斗中,因两人的魔杖是兄弟魔杖而触发了闪回咒,最终在父母灵魂的帮助下得以逃脱,带着塞德里克的尸体返回了霍格沃茨。 这场比赛的结局标志着第二次巫师战争的正式开始。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三项考验的场面被进一步戏剧化。例如,第一项考验中,哈利与匈牙利树蜂的战斗扩展为一场飞越整个霍格沃茨城堡的追逐战。第三项考验的迷宫拥有能够自己移动和闭合的树篱墙壁。(电影设定)
  • 原著中,卢多·巴格曼曾试图在比赛中帮助哈利,因为他与妖精赌了哈利赢,但他的帮助被哈利拒绝了。这一情节在电影中被删去。
  • 圣诞舞会 (Yule Ball) 是三强争霸赛的一项传统活动,在圣诞节期间为勇士们和全体高年级学生举办,旨在促进国际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