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米达_韦恩

罗米达·韦恩

罗米达·韦恩 (Romilda Vane) 是一位格兰芬多学院的学生,比哈利·波特低两个年级。她于《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一书中首次登场,以其对哈利的强烈迷恋而闻名。她对哈利的兴趣主要源于其“救世之星”的公众身份,而非个人品质。罗米达最大胆的行为是试图用掺有强效迷情剂巧克力坩埚让哈利爱上她,但该计划意外地影响了罗恩·韦斯莱。尽管她早期表现出肤浅的一面,但在第二次巫师战争的最终决战中,她选择留下来参加霍格沃茨之战,展现了其勇敢的另一面。

罗米达·韦恩的生平主要集中于她在霍格沃茨的后几年,特别是当哈利·波特的声望达到顶峰时。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罗米达首次出现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她大胆地邀请哈利到她和朋友们的包厢去,并轻蔑地评论哈利的同伴纳威·隆巴顿卢娜·洛夫古德。哈利礼貌地拒绝了她。赫敏·格兰杰后来警告哈利,罗米达和她的朋友们只对哈利作为“救世之星”的身份感兴趣。 为了赢得哈利的感情,罗米达从韦斯莱魔法把戏坊购买了强效的迷情剂,并将其混入一盒巧克力坩埚中,打算在圣诞节前送给哈利。哈利收到了这份礼物但并未食用,并将其丢在了宿舍。数月后,罗恩·韦斯莱在生日那天意外吃下了这些巧克力,立刻对罗米达产生了狂热的迷恋。哈利不得不将罗恩带去找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教授寻求解药。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当伏地魔的势力围攻霍格沃茨时,罗米达是众多被要求疏散的低年级学生之一。然而,她选择留下,并与其他邓布利多军的成员一同参加了霍格沃茨之战,勇敢地对抗食死徒

外貌 原著对罗米达的外貌有着清晰的描述:

  • 眼睛:拥有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
  • 下巴:下巴轮廓分明,显得很坚毅。
  • 头发:留着一头长长的黑发。

性格 罗米达的性格较为复杂,展现出不同层面的特质:

  • 大胆自信:她毫不犹豫地接近并邀请当时魔法世界最著名的男孩,显示出极大的自信心。
  • 肤浅功利:她对哈利的迷恋几乎完全基于他的名望和“救世之星”的标签,缺乏对哈利本人的真正了解和尊重。
  • 不择手段:为了得到哈利的注意,她不惜违反校规使用非法的迷情剂,这种行为具有强烈的操纵性。
  • 勇敢:尽管她之前的行为显得自私和肤浅,但在霍格沃茨之战中,她选择与同学和老师们并肩作战,这证明了她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对正义的归属感。
  • 魔药学 (Potions):她能够成功地将一份强效迷情剂混入巧克力中而不被察觉,这表明她在处理魔法药剂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 黑魔法防御术 (Defence Against the Dark Arts):作为霍格沃茨之战的参战者,可以推断她掌握了邓布利多军传授的实用防御魔法,并具备在实战中运用这些咒语的能力。
  • 魔杖 (Wand)未知。
  • 守护神 (Patronus)未知。
  • 哈利·波特:罗米达单方面迷恋的对象。哈利对她的追求感到不胜其烦,并清楚地认识到她只对自己“救世之星”的身份感兴趣。
  • 罗恩·韦斯莱:罗米达迷情剂计划的无辜受害者。罗恩在药剂作用下对她产生了短暂而强烈的迷恋,这让他自己和朋友们都陷入了极大的麻烦。
  • 赫敏·格兰杰:赫敏对罗米达的行为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认为她肤浅且不尊重他人,并多次提醒哈利要警惕她。
  • 金妮·韦斯莱:金妮同样对罗米达和她朋友们的“追星”行为感到不屑,曾讽刺地称她们为哈利的“后援会”。
  • Romilda:一个源自古日耳曼语的名字,由词根 “hrom” (意为“名声、荣耀”) 和 “hild” (意为“战斗”) 组成。这个名字巧妙地概括了她的两个核心特点:被哈利的名声所吸引,并最终参与了霍格沃茨之战
  • Vane:这个姓氏可能影射英文单词 vain (虚荣的),暗示了她对哈利肤浅的迷恋。它也可能指 weathervane (风向标),象征着她追随当时最流行、最受瞩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