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博恩斯 (Susan Bones)

苏珊・博恩斯 (Susan Bones) 是与 哈利・波特 同届的霍格沃茨学生,被分院帽分入了赫奇帕奇学院。她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女孩,也是邓布利多军 (D.A.) 的忠实成员。苏珊的家族在两次巫师战争中都遭受了食死徒的严重迫害,她的多位亲人,包括备受尊敬的巫师埃德加・博恩斯魔法部高级官员阿米莉亚・博恩斯,都为此牺牲。这段悲惨的家族史使她坚定地站在对抗伏地魔的一方。

苏珊・博恩斯于 1991 年进入霍格沃茨,与汉娜・艾博厄尼・麦克米兰等人一同被分入赫奇帕奇学院。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她的名字在哈利・波特之前被麦格教授在分院仪式上念到。 在二年级时,她对密室的传说表现出好奇心,并在魔法史课上向宾斯教授提问。 苏珊最重要的活动时期是在五年级。尽管她的姑姑阿米莉亚・博恩斯是主持哈利・波特听证会的威森加摩成员,苏珊依然选择相信哈利,并加入了邓布利多军。在猪头酒吧的第一次集会上,她对哈利能够召唤出实体的守护神表示了极大的钦佩。她告诉哈利,她的姑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这让哈利意识到他的行为在魔法部内部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 D.A. 的一员,她努力学习黑魔法防御术,并成功地施展出了一个非实体的守护神。 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她的姑姑阿米莉亚被伏地魔亲手杀害,这无疑加深了她对食死徒的仇恨。根据 J.K. 罗琳的补充信息,苏珊参与了最后的霍格沃茨之战,与她的同学们并肩作战。

原著中对苏珊的外貌描写不多,仅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分院仪式上提到她有一条长长的辫子。 苏珊的性格体现了赫奇帕奇学院的典型特质:忠诚正直勤奋。她勇敢地加入邓布利多军,表明了她的勇气和坚定的立场。她对家族的悲惨历史十分敏感,当哈利・波特谈及食死徒时,她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这显示了她是一个重感情且深受过去影响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个求知欲强、为人友善的学生。

  • 魔杖: 她的魔杖芯、木材和长度等具体信息在原著中未被提及。
  • 魔法加隆 (D.A. Galleon): 作为邓布利多军的一员,她拥有一枚由赫敏・格兰杰施了魔法的假加隆,用于接收秘密集会的信息。
  • 苏珊 (Susan): 这个名字源自希伯来语中的“Shoshana”,意为“百合花”。在西方文化中,百合花象征着纯洁、正直与死亡,这可能暗示了博恩斯家族的悲剧命运以及苏珊本人的纯良品格。
  • 博恩斯 (Bones): 英文中意为“骨头”。这个姓氏非常直白地与死亡和遗骸联系在一起,强烈地暗示了她家族中许多成员被食死徒杀害的悲惨历史。
  • 电影改编: 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苏珊・博恩斯由导演克里斯・哥伦布的女儿埃莉诺・哥伦布 (Eleanor Columbus) 扮演。她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主要是作为背景角色出现。(电影设定)
  • 神圣二十八族 (Sacred Twenty-Eight): 博恩斯家族被列为《纯血统名录》中的“神圣二十八族”之一,这意味着他们是英国最古老、血统最纯正的巫师家族之一。(Pottermore)
  • 霍格沃茨之战: J.K. 罗琳在其官方网站上确认,所有留在学校的邓布利多军成员都参加了霍格沃茨之战,苏珊・博恩斯作为其中一员,也为保卫学校而战。(作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