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亞斯・奈傑勒斯・布萊克

菲尼亞斯・奈傑勒斯・布萊克 (Phineas Nigellus Black) 是一位純血巫師,出身於古老而顯赫的 布萊克家族,並且是 霍格沃茨魔法與巫術學院 斯萊特林 學院的畢業生。他後來成為 霍格沃茨 的校長,並被 阿不思・鄧布利多 評價為「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校長」。在故事發生的年代,他主要以兩幅魔法肖像的形式存在,一幅懸掛在 霍格沃茨校長辦公室,另一幅則在 格里莫廣場12號布萊克家族 祖宅。他作為一個極不情願的信使和情報來源,在 第二次巫師戰爭 期間為 鄧布利多鳳凰社,以及後來的 哈利・波特 三人組提供了關鍵信息。

菲尼亞斯・奈傑勒斯生於 1847 年,是 布萊克家族 的一員,該家族以其對純血統的極端執著而聞名。他在 霍格沃茨 就讀期間被分入 斯萊特林 學院。成年後,他成為 霍格沃茨 的校長,但他對學生的態度顯得極為輕蔑和缺乏耐心,這也讓他聲名狼藉。他於 1925 年逝世 (Pottermore)。 在他去世後,他的魔法肖像被掛在 校長辦公室,與歷任校長的肖像並列。由於 布萊克家族 的傳統,另一幅完全相同的肖像則掛在位於 格里莫廣場12號 的家中。這兩幅肖像互通,允許畫中的菲尼亞斯在兩個地點之間自由穿梭,使他成為一個獨特的通訊渠道。 在 第二次巫師戰爭 期間,鄧布利多 利用菲尼亞斯的肖像向身處 格里莫廣場12號小天狼星・布萊克哈利・波特 傳遞信息。菲尼亞斯對此極不情願,並頻繁表達他對現代年輕巫師,尤其是對 哈利 和他的朋友們的鄙夷。儘管如此,他仍忠實地履行了作為前任校長肖像的職責。他曾向 格里莫廣場 的眾人傳達了 亞瑟・韋斯萊納吉尼 攻擊的消息,也曾向 哈利 傳達 鄧布利多 關於 伏地魔 企圖的警告。 在 鄧布利多 死後,赫敏・格蘭傑 在逃離 格里莫廣場12號 時,將菲尼亞斯的肖像從畫框中取出並帶在身邊。在尋找 魂器 的旅途中,哈利 一方面利用他獲取 霍格沃茨 內部由 西弗勒斯・斯內普 掌權時的情報,另一方面也必須忍受他尖酸刻薄的評論。正是通過菲尼亞斯,哈利 才得知 鄧布利多格蘭芬多之劍 摧毀了一個 魂器,並最終被引導至藏劍的湖邊。

菲尼亞斯的肖像呈現出一個精明、瘦削的男人形象,他留著一撮尖尖的黑鬍子,眼神銳利而傲慢。他的言行舉止無不透露出古老純血家族的優越感和對他人的不屑。 他的性格主要有以下特點:

  • 傲慢與偏見: 作為典型的 布萊克家族 成員,他堅信純血至上,並公然鄙視 麻瓜 出身的巫師,他多次用「泥巴種」這個侮辱性詞語稱呼 赫敏・格蘭傑
  • 尖酸刻薄: 他的語言風格充滿了諷刺和挖苦,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 鄧布利多,他都毫不掩飾自己的不耐煩和輕蔑。
  • 忠於職責: 儘管他個人情感上極不情願,但魔法肖像的規則迫使他必須服從現任 霍格沃茨 校長的命令。這份職責感讓他成為了一個可靠的信使。
  • 隱藏的原則: 在故事的最後,當他聽聞 赫敏馬爾福莊園 受折磨時,他憤怒地表示不應在他面前使用「泥巴種」一詞,這暗示了在他根深蒂固的偏見之下,仍存有一絲複雜的原則性。

作為一位曾擔任 霍格沃茨 校長的巫師,可以推斷菲尼亞斯・奈傑勒斯生前擁有強大而精湛的魔法實力。然而,在故事中,他的能力主要通過其魔法肖像展現:

  • 肖像旅行: 他能夠在自己位於 霍格沃茨 校長辦公室格里莫廣場12號 的兩幅肖像之間自由移動。
  • 感知與溝通: 他能看見和聽見肖像周圍發生的事,並與附近的人進行對話,這使他成為了完美的間諜和信使。
  • 魔法肖像 (Magical Portraits): 他在故事中最重要的物品就是他的兩幅肖像。一幅位於 霍格沃茨,另一幅原位於 格里мо廣場12號,後被 赫敏・格蘭傑 隨身攜帶,成為了三人組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
  • 菲尼亞斯 (Phineas): 該名字源自希伯來語,可能意為「神諭」或「蛇之口」,這與他作為信使的角色以及 斯萊特林 的象徵(蛇)相當契合。
  • 奈傑勒斯 (Nigellus): 這是拉丁化的「奈傑爾 (Nigel)」,源自拉丁詞根 niger,意為「黑色」。這直接呼應了他的家族姓氏「布萊克」。
  • 電影改編: 在電影《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中,菲尼亞斯・奈傑勒斯的角色被大幅簡化,只有少量台詞。而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中,他作為信使和提供 格蘭芬多之劍 線索的關鍵作用則被完全刪除,相關情節由其他方式替代。(電影設定)
  • 官方補充資料: 他的生卒年份(1847-1925)由 J.K. 羅琳通過 Pottermore 網站確認。(Pottermore)